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英伟达的挑战早已经不是单个芯片上晶体管数量的提升,而是字面意义上的物理限制,例如能源利用。「可使用的电能是有上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在英伟达看来,AI 算力评价的分母已经不是秒,而是瓦特——再厉害的芯片和 AI 数据工厂,最终要靠电力来驱动。

Quantum-X InfiniBand 交换机采用特殊的线缆来加速运行 | 图片来源:英伟达

这也是为什么,台达电子 DELTA 的高管告诉极客公园,为了满足这些新的 AI 数据中心硬件的需求,台达需要和英伟达团队一起重新设计从电网到数据中心、再到每一台机柜的每一块芯片的电路和散热装置。「我们说的可是兆瓦级别的电压,不是开玩笑的。」

「我们不是芯片公司,而是一家 AI 基础设施公司。」黄仁勋在媒体沟通会上再次强调英伟达的定位。「你们见过哪家手机公司,会一下发布接下来 3 年的产品吗?不存在的」单纯因为英伟达的挑战不再是行业或者对手,而是能量使用效率本身。

当一家公司被称为「基础设施」的时候,都代表身后是一个庞大的工业(Industry),正如石化、交通、农业。「只取决于世界决定生产水泥,还是生产 AI」黄仁勋如此给 AI 工业定性。

而在这个人们已经意识到、但又没有足够意识到重要性的行业,英伟达希望未来每一个 AI 数据中心流入和流出的 Token 上都有一个标签——Produced by XXX,Accelerated by Nvidia。

毕竟,人们对 Token 的需求,将呈几何级别急剧增加。

音爆和残影

2025 03/23 14:31 浅语科技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被误解的英伟达 和不被理解的黄仁勋

      (3/6)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