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铸剑三十载 一生许国心不改
终于,1970年12月26日,由黄旭华参与研制的我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顺利下水,并于1974年8月1日正式交付,中国由此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辽阔海疆从此有了护卫国土的“钢铁蛟龙”。
这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1号”,这背后,何尝不是黄旭华等“无名”科技工作者上下求索、突破技术封锁的漫漫长征路!
赋诗传志
花甲痴翁,志探龙宫
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大力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也正是在这一年,科学家精神的典范、年逾九旬的黄旭华获颁共和国勋章。2020年1月,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虽然无数荣誉加身,但老人依旧初心不改。晚年的他,非常重视科研、科普工作,将自己定位为当好青年科研人员的“啦啦队长”,多次走进大中小学作报告、作科普,宣讲科学家精神,并向科研、科普、教育机构捐献奖金逾2000万元,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激励后继者开拓创新、勇攀高峰。
后来,因身体不便,女儿黄峻接棒父亲的宣讲工作。自2019年起,黄峻加入了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在全国各地宣讲父亲的故事。
提及黄旭华所体现的科学家精神,“首先就是爱国。”黄峻说道。
2025
03/24
04:53
大江网-信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