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老人架不住保险员“执着”,花6万给孙女买“上大学返钱保险”,发现到孩子80岁才能返完本金

保险员不乏存在误导销售杂糅欺诈成分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据投保人反映,其花费6万元购买的保险产品,实际收益与保险员当初许诺的孙女上大学返钱的说辞大相径庭、严重不符,由此可见,保险员不乏存在误导销售,杂糅着欺诈成分。这一误导行为违反了《保险法》第116条的规定,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不得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不得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

赵良善强调,依据保险公司对该保险产品的收益算法,59岁之前每年有900余元的收益,59岁以后,每年要返金近2000元。然而,若把这6万元存入银行,据公开数据显示,当下银行最低利率为1.5%,高一些的为2%,取中间值按照1.8%利率计算,6万元的一年定期利息大约也在1080元,这也比保险公司所称的每年900余元要高,那么保险公司标榜该保险产品收益颇多的卖点又在哪里?这无疑再次凸显保险员误导销售的破绽。

赵良善指出,针对保险员及保险公司误导销售的行为,依据《保险法》第161条、第171条的规定,可对保险员个人处以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者,吊销业务许可证或从业资格证书。另据《保险法》第162条规定,可对保险公司处以5万元至3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者,限制业务范围、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业务许可证。与此同时,投保人还可以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因误导造成的损失,比如资金占用利息、额外保费支出等。投保人可向保监局反馈,由保监会调处,亦可诉诸法院,由法院依法裁判。

同时,赵良善呼吁,于投保人而言,投保人要理性理财,对于高回报的承诺一定要警惕,切不可盲目信任保险销售员的各种承诺;投保人签约时,要擦亮双眼,熟稔合同条款,看不懂的,或是承诺的内容在合同里没体现的,就一定要捂好自己的钱袋子。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苗巧颖 编辑 李婧责任编辑:戴丽丽_NN4994/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 03/26 14:49 缘之心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老人架不住保险员“执着”,花6万给孙女买“上大学返钱保险”,发现到孩子80岁才能返完本金

      (4/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