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混沌少年时》:谁在制造13岁的杀人犯?
到了收尾的第四集中,镜头又转向案情曝光后在社区饱受冷眼的杰米家人的境遇。在杰米母亲看来,儿子一放学就关在房间里玩电脑,以为没有混在外面就不会学坏;而杰米父亲没有让子女重蹈拳脚相加的童年,以为这样就算是称职。他们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却也无法否认正是他们生下了杀人犯,承受着施害者与受害者的双重戕害。到了这里,原本散落在全片的碎片才得以拼出完整的图形。

《混沌少年时》剧照
荧屏上的一个角色,也是一面时代棱镜
根据英国校园反网络阴谋论委员会(Commission into Countering Online Conspiracies in Schools)今年2月出具的报告显示,尽管多数社交媒体平台的年龄限制为13岁,但仍有77%的11岁-12岁儿童使用社交媒体。这一数据印证了更广泛的研究结论:社交媒体内容正在重塑青少年的世界观。而剧中提到的安德鲁·泰特的名字,正是以厌女硬汉形象闻名的备受未成年男性追捧的网络名人。
2023年,《卫报》刊发的《安德鲁·泰特如何影响未成年人》一文中披露,他运营的名为“奋斗者大学”(Hustler’s University)的网络课程,月费49.99美元,部分学员就是年仅13岁的未成年人。“中学生正处于探索自我定位与世界认知的关键期,安德鲁·泰特那种以你为宇宙中心、令其他群体臣服的世界观,对这类群体具有致命吸引力。”肯塔基大学专事研究网络厌女现象的社会学副教授梅雷亚德·莫洛尼(Mairead Moloney)如此解释。

《混沌少年时》剧照
此外,美利坚大学两极化和极端主义研究与创新实验室(PERIL)主任帕夏·达什特加德(Pasha Dashtgard)分析说,“泰特针对青春期男孩的普遍焦虑——不懂与异性相处,缺乏安全感,贩卖的是‘掌握社会密码’的文化资本。”在他看来,泰特的言论精准击中了那些在女权主义主流叙事中失语的男孩心理。“许多男孩困惑于‘不知如何融入这种语境,女权理念似乎除了批判贬低别无他用’,这种认知鸿沟为投机者提供了渗透空间。泰特本质上延续了‘挑衅艺人’的牟利传统——通过冒犯性言论来变现。”
《混沌少年时》的主创、也是剧中父亲的扮演者斯蒂芬·格拉汉姆正是因为受到2021年及2023年两起十多岁少年持刀伤害未成年少女真实案件的触动,萌生了创作剧本的想法。13岁的杀人犯杰米,不仅是荧屏上的一个角色,更如一面时代棱镜,折射着Z世代少年被数据洪流重塑的精神染色体——每则社交媒体跟帖的厌女宣言下,每句煽动性极端言论的点赞中,千万个杰米的镜像碎片正在像素海中浮沉……/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