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卷2024,广汽战略变革与投资者回报两手抓
比如,单看智驾,广汽其实已经跑进了L4的竞赛圈,广汽和滴滴自动驾驶合作L4自动驾驶前装量产车型将在今年内下线交付,旗下如祺出行和战略合作伙伴小马智行的L4 Robotaxi运营里程超过4000万公里。技术和场景,是双向的奔赴和促进。
此时,再把智驾放回广汽“AI+智造+立体出行”的生态布局,我们就会发现,技术也是延伸生态圈最重要的动力。
在年度报告中,广汽提到自研自产的因湃电池、锐湃电驱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已实现量产搭载。这些“硬技术”的开发,和广汽研发的“软实力”相结合,就在向当下大热的低空经济、机器人等产业领域输送成果。
在飞行汽车板块,广汽的多旋翼飞行汽车GOVY AirCar已获颁中国民用航空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特许飞行证,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正力争在2025年内启动预定。在人形机器人板块,广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入选了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百强榜单。
以产业积累为底座,以智能化技术为抓手,广汽才能在多个领域实现经验的复制和提升。这一点,是产生经营复利的关键。
大动作的背后,资产重估预期渐近
无论是谈核心业务的转型发展,还是谈AI、低空经济、机器人这类前沿应用,都必须意识到它们与市场估值的关联性。广汽更看重自身的转型、变革、重构,但估值的预期总是在超前和落后之间反复横跳。这种时候,把握短期和长期的估值线索,意义更加重大。
短期来看,广汽一连串的大动作,会在2025年带来多方面的催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