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茶楼里的三毛:一个流浪灵魂在周庄的水乡栖居

【点睛】三毛与周庄的相遇,是一场命中注定的文化邂逅。

三月的江南,春雨淅淅的一个傍晚,周庄古镇中市街的三毛茶楼,新主理人谷子老师趁客人去吃饭的时间也开始准备晚餐,在厨房忙碌着。谷子老师是作家张寄寒老师的学生,到今年,三毛茶楼已由两任主理人打理三十二年。那块写着“三毛茶楼”的牌匾高高挂在巷子深处,虽是深处,但可一眼望见,不知何时起,“三毛茶楼”早已成了游客眼里的地标,心里的文化符号。

与谷子老师算是第二次见面,招呼之余,谷子老师变戏法般端上热腾腾香喷喷的豆腐干、茴香豆、还有饺子、南瓜饼、话梅饼等传统的水乡茶点,“尝尝,都是自己做的”,三毛茶楼古朴安静但老茶楼里,黄昏的灯下,手捧一盏热乎乎的阿婆茶,微凉的雨夜心是暖暖的,我们的话题从“三毛”二字展开。

每一份真挚的缘分,都不会以时间的长短论意义,只会在珍惜中如水乡的老酒历久弥香,台湾作家三毛。她与周庄的短暂缘分,通过张寄寒老先生创办的"三毛茶楼"的空间得以延续,成为这座古镇独特的精神地标。三毛茶楼不仅是一个饮茶歇脚之处,更是一个文化符号的载体,一个流浪灵魂在水乡的栖居之所,一个连接两岸文化记忆的纽带。

2025 04/01 12:07 中国网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茶楼里的三毛:一个流浪灵魂在周庄的水乡栖居

(1/4)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