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舶来品”成为“外销货” 云南蓝莓如何成为国货之光?

果农 杨玉科:6亩地5吨果,可能是50多万。蓝莓的“622”模式发展到农户的时候,这些地价值几十倍翻上去。

果农口中的“622”模式,即水果销售收入按照农户60%、村集体企业20%、龙头企业20%的比例进行分配,核心是企业、集体、农民合作共赢。

蓝莓品质和口感的提升,离不开规模化种植这一基础,更得益于种植技术的革新。走进云南蒙自市草坝镇伍田农业公司的基质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线正以每小时150立方米的速度产出栽培基质。工作人员通过数字智能系统精确操控着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

2025 04/03 08:20 杭州网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舶来品”成为“外销货” 云南蓝莓如何成为国货之光?

(2/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