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加快从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
加快从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
产业向“绿” 产线向“智” 产品向“新”

日前,唐钢炼铁事业部技术工人检查工艺优化后的3号烧结机台车运行情况。赵辉摄
12月3日,我省首家省实验室——燕赵钢铁实验室在唐山市曹妃甸区揭牌。锚定打造钢铁领域世界一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目标,燕赵钢铁实验室将依托科技创新,进一步带动唐山钢铁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年来,唐山大力推动钢铁产业由黑变绿、由旧变新、由大变强,以产业向“绿”、产线向“智”、产品向“新”,加快从钢铁大市向钢铁强市转变。
●低碳式发展,增加产业“含绿量”
钢架为“骨”,管廊为“脉”,一路向海……12月5日,记者驱车沿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通港大路驶往港口方向,只见一条凌空飞架的“巨龙”与路并行。
这条“巨龙”便是连起企业绿色之路的“共享廊道”。
“从唐山港京唐港区矿石码头堆场,到各个企业的料仓,水平长度约8公里的‘共享廊道’,内置3条管径0.5米管带机,实现铁矿石、煤炭运输‘公转廊’。”“共享廊道”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条廊道串联起5家钢铁、焦化企业,相比于国Ⅵ排放标准的柴油卡车运输,预计每年可减少颗粒物、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排放量671吨、15吨、28吨。
2021年8月开工建设,2023年8月全线贯通,这条“共享廊道”的建设缘于唐山钢铁生产基地向沿海布局。
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唐山国堂钢铁有限公司、河北天柱钢铁集团……如今,渤海湾畔已聚集了多家退城搬迁的唐山钢企。其中,“沿海模式”让唐钢插上了腾飞的“绿色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