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元一斤,杭州街头这种水果突然走红,买回家隔天就发霉?

(3/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自然 频道  >  正文

18元一斤,杭州街头这种水果突然走红,买回家隔天就发霉?

“价格不便宜,花了180元,到手是八九个。收货日期是2024年10月12日,我们只吃了一个,口感上和普通梨子差不多。那会儿天气也不是很热,可是常温保存了一周后,发现剩下的梨子都烂掉发霉了。”

吴群说,后来他也去请教了省里研究梨子的专家,判断后发现根本不存在天然种植的“藏乌梨”。

“这种黑色的梨皮,是用瞬时高温处理的方法形成的。具体的操作我也没见过,但是简单来说,这种方法可以使梨皮变黑而不影响果肉,吃起来没有什么危害,但是价格会偏高,而且用瞬时高温处理的方法,比给梨子染色的成本更低一些。”

对于口感上不一样的情况,吴群解释,大概率是梨子不同以及成熟度的原因。有些品种的梨子本身比较脆甜,但是有些梨子的成熟度没有那么高,就会比较涩口。

“你买到的‘藏乌梨’表皮有点黏,也是因为梨子用上了保鲜剂,比如果蜡之类的东西。实际上,我们的梨子有绿色的、黄色的、棕褐色的,还有许多外国人爱吃的红啤梨。但研究表明,中国梨产业的科学家在中国各地采集过200余份种质资源,这种黑皮的梨子是不存在的,绝对添加了‘科技与狠活’。”

吴群说,西藏等海拔过高的地方并不适合种植苹果、梨等果树。要种植这类果树,起码要海拔三千米以下,比如林芝等地方,由于温差和紫外线等因素,表皮可能会出现紫红的情况,但是不可能变成纯黑色。

“还有些视频,画面配的是树上有黑色的果子,文案写着‘藏乌梨’。这样的视频,要么拍的是紫红的苹果,要么是经过了后期处理。为了不让人分辨出是什么果子,画面也模糊不清。”

记者还发现,此前还有一些在农展会售卖“藏乌梨”的摊位,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打卡购买。吴群说,可能负责审核和管理的工作人员也没有意识到根本就没有“藏乌梨”,希望以后加强这方面的宣传和管理。

“如果大家购买梨子后发现被骗,建议保留商家宣称‘藏乌梨’是天然种植等录音、照片,向有关部门举报。”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