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得心安即安隐——安平泉(安隐寺)遗址公园

(1/8)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自然 频道  >  正文

但得心安即安隐——安平泉(安隐寺)遗址公园

许闯/摄

仲春,走进临平山,乱花渐欲迷人眼,堆叠簇拥的姹紫嫣红令我迷失了方向,遂沿环山步道琴韵谷处的石阶一路下行,来到了山脚下的安平泉(安隐寺)遗址公园。临平山总是时时在不经意间予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古寺清泉,千年光阴迤逦而来。

安隐寺位于临平山西南麓,是临平一座极具盛名的古寺。据清顺治五年(1648)《临平记》记载:安隐寺在唐宣宗时(846-859)建,名永兴院。后唐清泰元年(934)重建,名安平寺。宋治平二年(1065)改额安隐寺。万历《杭州府志》记载:“唐潞王李从珂清泰元年,吴越王钱元瓘建安平寺于临平山。宋英宗治平二年改临平安平寺为安隐寺。”元至正末年,安隐寺被毁。明洪武三年(1370),安隐寺重建,洪武二十四年(1391),立安隐寺为丛林,将寂照庵、超山报恩圆满院归并之。永乐十三年(1415)复建。万历十二年(1584),僧人如勤等重建安隐寺殿,题额“翠微幽梵”。明末,临济宗著名高僧三峰派始祖汉月法藏(1573-1635)在安隐寺开堂讲座,《临平记》作者沈谦有文字记其“两至安平,振临济已坠之业,风行雷厉,省发多人”。历年来,安隐寺屡圮屡建,至明末清初仍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大影响力,与杭州灵隐寺、余杭径山寺、江苏常熟虞山清凉禅院齐名。

安平泉(摄于民国年间)图自临平智慧图书馆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