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高新区着力构建高能级科技创新体系 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5/8)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枣庄高新区着力构建高能级科技创新体系 为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强化科创平台培育力度和运行管理,将“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充分融合,持续夯实平台基础。2024年,制定出台《枣庄高新区企业研发创新中心管理办法》,43家企业获批备案,新增市级创新平台15家,省级创新平台2家。截至目前,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54家(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3家),市级科技创新平台135家,规上制造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5%。促成锂电共同体与天津大学进行人才合作签约;国元新材料入选山东省博士创新站建设试点;精工电子、威智百科等企业依托省市创新平台,突破储能电池、靶向肿瘤药物创制等关键核心技术。其中,精工电子与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研究所联合攻关的高性能固态锂电池项目荣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成功获评中国特色锂电产业园区十强、首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等荣誉称号。

搭建科技金融“桥梁”,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融通发展和良性循环,合力推进有关措施落地落实落细,着力宣传省、市科技金融相关政策。深入企业现场指导,针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服务,打通企业融资堵点难点。近两年,全区备案科技成果转化贷款2.1亿元,获得省、市级贴息补助183万元,惠及科技企业40余家,减轻企业融资成本,有效破解了高新技术产业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困境。

集聚科技创新高端人才,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依托国家级重点人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等高层次人才工程,组建并引进高端科研团队开展科学研究,举办科技人才进园区暨锂电产才论坛,助力打通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人才流通渠道。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国家级重点人才工程2人、省级人才8人、市级人才6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8人;累计办理外国高端人才和专业人才工作许可25人。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