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发展改革委持续深化“政银数”协同机制 打造民营企业融资“快车道”

(4/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枣庄市发展改革委持续深化“政银数”协同机制 打造民营企业融资“快车道”

四是拓维提质,创新金融供给模式‌。针对金融机构差异化客群特征,运用数字化技术构建精准用户画像,充分发挥信用信息集聚优势,打造平台专项金融产品。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三农”等特色功能模块,支持金融机构用好特色化信用信息,面向市场需求推出细分领域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发挥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行动建立动态企业数据库,对“申报清单”内企业开展信用审核,为“推荐清单”内企业精准匹配金融产品,有效提升全市小微企业融资对接转化率。

发布会上,崔海庆就公共信用信息在优化“枣办好”政务服务环境方面的作用回答记者提问。

崔海庆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信用是企业最好的“市场通行证”。

去年以来,按照国家、省有关部署及市委市政府“高效办成一件事”工作安排,市发展改革委聚焦经营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繁、难、慢等问题,深入实施以公共信用报告代替司法行政、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52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工作,依托信用信息全面及时规范归集的坚实基础,释放信用数字化改革红利,以法治手段为经营主体提供办事便利,有力支持了“无证明城市”建设,切实解决政务服务突出问题。

一是“一键”申请“零”等待。公共信用报告上线之前,证明事项开具很难找到一个部门统管,证明信息涉及部门多,时间跨度长,给企业造成极大不便。现在,以“一纸”专用公共信用报告代替企业赴市、区各相关部门办理有无违法记录的繁琐“证明”,大大节省了企业开具证明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通过夯实数据基础、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办理渠道,经营主体可以通过登录“枣庄市政务服务网”“信用中国(山东)枣庄”网站、“爱山东”APP“一键申请”“一秒出具”,全程零跑腿、零等待、零费用,也可以通过部署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的信用查询机即时查询打印,证明事项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覆盖范围更广泛。从适用主体上,公共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不仅适用于企业,还涉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计6类主体。从替代领域上,52个替代领域是全国目前推行此项工作中代替领域最多的,实现了行政执法领域全覆盖,最大程度给经营主体提供便利。

三是分类定位更精细。公共信用报告分为普通版、行政管理专版、上市专版3种类型,经营主体并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和领域范围,针对不同场景、不同需求实现专属定制。截至3月15日,枣庄市共有1078家企业下载使用公共信用报告1823份,代替证明数量超93281份,切实降低了企业的制度性交易成本,让企业真正享受到方便、高效、规范的政务服务。

责任编辑:杜方奇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