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论坛发布重大科技成果 安徽“人造太阳”入选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中关村论坛发布重大科技成果 安徽“人造太阳”入选

大皖新闻讯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在开幕式上,发布了“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其中,“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入选重大科技成果。

“人造太阳”再创世界纪录

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包括: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成功发射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60MW/600MWh液态空气储能示范项目;高分辨率三维介观尺度荧光显微技术;基于脱氨酶的转录因子印记技术;己二酸的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基于新型光敏蛋白的基因治疗技术;北京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成果;北京重大开源成果。

其中,“EAST首次实现千秒量级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发布。EAST装置被称为“人造太阳”,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对可控核聚变相关问题开展探索性研究。中国科学院磁约束核聚变大科学工程团队成功实现了超过1亿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首次在论坛发布

开幕式上也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分别为:

一、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二、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三、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四、实现原子级特征尺度与可重构光频相控阵的纳米激光器;五、发现自旋超固态巨磁卡效应与极低温制冷新机制;六、异体CAR-T细胞疗法治疗自身免疫病;七、额外X染色体多维度影响男性生殖细胞发育;八、凝聚态物质中引力子模的实验发现;九、高能量转化效率锕系辐射光伏微核电池的创制;十、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由国家自然基金委组织评选并发布,已举办20年,今年是首次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发布。“这些科学进展,不断突破人类认知的边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窦贤康说。

大皖新闻记者 项磊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