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绿色示范,乡村振兴争先③丨莱州: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绿色动能”
加强优质产品对外推介,提升品牌影响力。围绕“莱州大姜”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优质产品品牌的推广,组织开展擦亮品牌行动。组织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香港美食博览会等展会8次,显著提升莱州农业品牌的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组织全市大樱桃、茶叶、苹果、玉米等种植经营主体参加烟台市级以上比赛活动4次,荣获“山东农技杯种植能手”“全国免套袋苹果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莱州五彩甜糯玉米在2024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中荣获“最受欢迎产品”,进一步打响莱州农产品品牌。

创新模式领航,构筑产业强盛引擎
莱州市积极探索并成功打造5种农业绿色生产新途径、新模式,有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进一步巩固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优势,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种养循环模式,实现资源高效转化。通过建设配备完整发酵流程的养殖大棚,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同时把蔬菜大棚中的蔬菜残留物作为动物饲料,形成蔬菜与畜禽种养循环的高效生产体系。建成后,年收入可达100万元左右,节肥15%以上,每亩节约成本约300元。
创新化肥减量增效模式,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回收牲畜粪便、废弃的苹果枝条和粮食秸秆进行堆沤发酵,施用于果园,既减少农业化肥使用,又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使用带来的污染,形成良性生态循环格局。建成后,年可发酵有机肥1万立方米,可供1000余亩果园使用,节肥30%,亩均节本增效700元。
创新标准化生产模式,打造绿色智慧农业。利用数字平台技术,对西红柿生长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自动调节光线强度,及时预防病虫害,减少化学类生产资料使用,降低土壤环境污染与西红柿农药残留。同时,温室内释放从工业排放中捕捉的二氧化碳,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形成蔬菜与环境良好共生的生态圈。建成后,实现节水20%、节肥20%,西红柿亩产上万斤。
创新新产品示范模式,助力农业科技升级。通过建设标准种植示范田,结合智慧农业技术,对新品种五彩甜糯玉米进行品种优化、高产栽培、培肥地力、肥药双减增效、全程机械化、安全加工等单项技术示范推广。建成后,培训各类技术人员500余人次,试验示范甜糯性玉米品种3个以上,筛选出最优品种1-2个,实现节水20%、节肥20%。
创新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推动果菌协同发展。依托食用菌种植基础,探索新型果菌间作模式,即秸秆——赤松茸、天麻——苹果生态循环种植高效模式,在园区内进行物质循环,降低对化学类生产资料的依赖,减少果树及菌类生产过程中对土壤的污染,实现果菌生态循环种植。建成后,农作物大姜、苹果产量提高20%,节肥20%,苹果糖度至少提高2%。
今日热点
小编精选
-
来源:鲁网
-
魏善庄镇政务服务中心“社区直通车”开进家门,贴心服务暖人心
来源:北青网
-
潘家园文化夜市新增周六场次 4月26日盛大启幕
来源:北青网
-
团队共赋能 和润好课堂 ——海南路小学举办共同体赛课活动
来源:大众网
-
潍坊潍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消防疏散演练 筑牢安全防线
来源:大众网
-
临沂市费县人民法院:“沉浸式普法+零距离服务”,将法治春风吹进街头巷尾
来源:大众网
-
以流量赋能电商 以内容激活文旅 龙口市首届网络主播赋能发展大赛盛大启动
来源:大众网
-
利津县应急管理局组织专家对企业开工进行帮扶指导
来源:大众网
-
“五一”节前安全加码 烟台高新消防为您送上“防火攻略”
来源:大众网
-
威海农产品牌人物志|一场与苹果的十年“豪赌”
来源:大众网
-
以共建促共赢 | 招远市人民检察院与烟台大学法学院召开检校共建座谈会
来源:大众网
-
沂河新区组织开展离退休干部观摩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活动
来源:大众网
-
守护“睛”彩世界 点亮“光”明未来——乳山市中医院小儿推拿护眼行动点亮校园
来源:大众网
-
“技能兴威”第二届威海市职业技能大赛开幕
来源:大众网
-
烟台市福山区清洋街道开展“非遗润童心 文化永传承”螺钿美育文化活动
来源:大众网
-
山东万物城控股集团:全链赋能 科创引擎驱动乡村振兴新实践
来源:大众网
-
青岛湾(二中湾)旅游码头工程顺利交工验收
来源:鲁网
-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 | 帮小渔村解决“大难题”
来源:鲁网
-
驻青央企项目故事 | 精雕细琢“海底基石”
来源:鲁网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成功举办“体重管理年”启动仪式暨专项培训
来源:鲁网
-
青岛市老旧小区改造:“以新换心”建新居
来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