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大医 | 我国多省市达成乙肝母婴传播消除目标,侯金林教授解读慢性肝炎防治新路径

(3/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健康 频道  >  正文

狐大医 | 我国多省市达成乙肝母婴传播消除目标,侯金林教授解读慢性肝炎防治新路径

“我们现在强调扩大治疗,得益于医学技术进步、诊疗方案升级、药物疗效和安全性提高,以及国家医保报销等政策支持。如今,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日益丰富,且大多能医保报销,药物可及性和可支付性显著提升。” 侯金林以《指南》推荐的慢乙肝一线治疗创新药物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TAF)为例指出,我国对慢乙肝患者开展了为期8年的临床随访研究,结果显示,长期使用 TAF 的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良好,骨肾安全性指标变化微小。

尽早治疗的前提是知晓自身感染乙肝病毒且达到治疗标准,因此筛查至关重要。

侯金林向搜狐健康透露,广东省在乙肝筛查方面起步较早。当地不仅出台《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方案》,还将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工作列为重要民生工程,计划到 2026 年,广东省将对 57 个县及县级市的 2000 万人开展筛查,力争 20—70 岁目标人群乙肝累计筛查率不低于 70%,充分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

实际上,这项工作的推进并非一蹴而就。此前,广东在茂名化州市、东莞寮步镇、佛山均安镇等地开展筛查试点,基于筛查结果,制定出更有效的治疗和防控措施。相比广东,海南和福建启动病毒性肝炎筛查工作较晚,但凭借高效执行力,在大面积筛查工作上进展迅速。

“筛出来才能管理,才能扩大治疗。”侯金林提醒,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接受1次乙肝筛查。若筛查结果为阴性,应尽快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若为阳性,则应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

优化临床诊疗路径,发挥医院枢纽作用

为进一步加大慢乙肝防治力度,优化临床诊疗路径成为新的抓手。医院应发挥中心枢纽作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院内数据库,规范管理潜在慢乙肝患者,形成诊断、治疗、管理的闭环。同时,医院也要与社区紧密协作,推动筛查、诊断和治疗的全流程覆盖,实现应筛尽筛、应诊尽诊、应治尽治。

“我们正积极探索病毒性肝炎院内转诊模式,以解决慢乙肝患者的高漏诊率和低就诊率,提高治疗率,做好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终身管理。通过加强非感染科医护人员的教育和联动,在非感染科发现潜在的慢乙肝患者,大幅提高了HBsAg阳性人群的确诊和转诊率。”侯金林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今日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