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技师学院:那些用脚步丈量出的育人坐标

(2/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教育 频道  >  正文

青岛技师学院:那些用脚步丈量出的育人坐标

访问政府部门,从战略规划和总体布局上探索育人新思路。院领导带队走进人社部和商务部,从“技能出海”的可行路径,到常态化的沟通联络机制建设,详细介绍了学院的“464”国际化办学思路,并与人社部国际交流服务中心深度交流了国际技能竞赛、技能培训、升学和就业、职业资格互认等“技能出海”相关议题。人社部职建司的相关人员则为学院申报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参与“一带一路”技能筑梦行动、“大学生技师班”建设等发展问题“把脉开方”。

走访驻地单位,在校地融合的务实合作中为学院人才培养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探寻育人新路径。“当前,港航运输、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维修、现代物流等领域亟需高素质技能人才,咱们学院要加强这几个领域的人才培养。”“外资企业对‘会外语、擅技能’的国际化人才需求迫切,我们能否与有关部门共建‘协同出海’培养模式?”在青岛市交通局和商务局,政校双方围绕当前现代交通运输领域和外资企业的技能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为进一步推进校地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技力量,走访队伍还走进与青岛市即墨区共建的文化技能小院,重点了解了对口技术扶持的“信大嫂”食品坊的生产和经营情况。村支书王书记热情地说:“多亏咱们专业老师手把手教学,现在我们村的“信大嫂”食品坊生意红红火火,不仅帮助我们村庄增收,还让十几位大姐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访行企:产教融合强根基校企共育搭桥梁

校企、校行合作是技工院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此次“十百千工程”大走访活动,确定了至少走访100家企业、行业的目标,以便进一步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技术创新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以“深、广、高、准、实、亮”六维度推进校企合作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走访过程中,青岛市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张秋生带队来到中国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实地考察宿迁学院京东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京彩校园馆,并与对方签订了初步合作意向协议;率队赴苏州、宜兴、平湖、武汉等地的集成电路行业企业,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走进苏州华星光电显示有限公司、中环领先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及研发基地,全面了解集成电路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及产业升级的最新进展,并与格创东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产教融合框架协议书。

“在这干得怎么样?工作累不累?”“挺好的,赵老师,我现在当上技术主管了。”一场温馨的师生交谈就发生在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1号车间内,班主任赵京海看到自己毕业三年的学生,眼里满是欣慰,“每次来走访企业,总会来看看自己班里走出来的这些学生。”此次行业企业的走访不仅旨在扩大校企合作的朋友圈,更要关心和慰问正在实习见习的青技学子们,夯实校企合作基础,增进互信,为学生实习就业保驾护航。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生产流水线上,从焊接到组装,青技学子忙碌的身影与车间里的机械设备交相辉映;在青岛福彩养老院,康养与护理专业的学生们蹲在轮椅前,为老人按摩肿胀的双脚……正如青岛市技师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人张伟帅所言:“把课堂搬到车间厂房,让技能长在真实场景里,才是产教融合的‘活教材’。”在提升学生技能实践水平的同时,春节期间,更是有近千名学子投身企业年后复工复产的工作当中,40余家合作企业的生产一线都闪亮着青技学子的身影。青岛三元集团企业负责人赞叹:“学生们的及时到岗让生产线提前三天满负荷运转,有效保障了企业生产计划的顺利推进。”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