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举办“我的家在南海”爱鸟周主题科普宣传活动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自然 频道  >  正文

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举办“我的家在南海”爱鸟周主题科普宣传活动

南海网4月11日消息(记者 潘頔) 4月10日,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举办爱鸟周主题科普 宣传 活动。活动以“我的家在南海”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倡导岛礁驻岛干部职工、渔民群众爱鸟护鸟意识,保护岛礁生物多样性,推动三沙生态文明建设。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上午,永兴社区的广场上摆放的 鸟类科普宣传 展板, 吸引不少过往渔民群众驻足观看,大家边认真观看展板上有关鸟类知识的科普内容,边用手机拍照记录分享。工作人员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分享三沙海鸟故事、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细则等方式与渔民群众互动,进而提升大家对岛礁鸟类的认知,促使大家共同参与到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家园的行动中来,为保护三沙生态环境保护贡献。

“在海边散步时,经常能见到白色的鲣鸟在周围伴飞,它们已经成为大家驻岛生活的好伙伴,我们会尽个人所能保护好岛礁环境,在日常教学中也会教导岛礁的孩子们爱护鸟类、保护鸟类,守护好鸟类朋友们的栖息地。”三沙市永兴学校教师周欣欣说。

渔民群众认真观看展板。主办方供图

鸟类作为生态系统的“晴雨表”,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意义重大。三沙生态资源丰富,碧水蓝天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海洋生物,成为候鸟迁飞的重要停歇区域。近年来,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通过健全保护体系、强化监测预警以及加强宣传教育等举措,不断加强岛礁鸟类保护工作。

“鸟类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的鸟类在三沙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活动参与者则纷纷表示。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西沙东岛目前是我国最南端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拥有我国唯一、世界上第二大的红脚鲣鸟繁殖种群分布区域,数量超过万只。除红脚鲣鸟外,三沙各岛礁上还栖息有白鹭、牛背鹭、黑腹军舰鸟、中杓鹬、白胸苦恶鸟等超60种珍稀鸟类,它们的存在共同筑起了奇异多姿的岛礁鸟类世界,让三沙充满了灵动的野趣,同时这些在岛礁繁衍生存的鸟类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类群,也及时反映着岛礁环境的变化情况。

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王韬表示,近年来,三沙通过对岛礁鸟类种群实施监测、加强宣传教育等举措,进一步营造岛礁爱鸟护鸟的浓烈氛围,让更多公众自觉投身于鸟类保护行动中,为三沙的生态环境添砖加瓦。南海网版权声明:

以上内容由南海网原创生产,未经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对上述内容的任何部分进行使用、复制、修改、抄录、传播或与其它产品捆绑使用、销售。如需转载,请与南海网联系授权,凡侵犯本公司版权等知识产权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电子邮箱:nhwglzx@163.com. 责任编辑:陈倩柔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