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国引领四代核能革命:钍基熔盐堆,比聚变更有希望的终极能源?

(1/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观察|中国引领四代核能革命:钍基熔盐堆,比聚变更有希望的终极能源?

低调的钍基熔盐堆,传来新消息。据新华社报道,全球唯一的钍基熔盐堆已在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建成运行,正加快推进更大规模的工业应用。

固有安全性突出且能够长期保障核燃料需求、解决核废料问题的钍基熔盐堆,之于“富钍贫铀”的中国有着特殊意义。

“目前,我们正与国内工业界开展紧密合作,加快推动钍基熔盐堆的工业示范和应用。由于很多关键材料和技术都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可以直接产业化,形成供应链。”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先导专项负责人的徐洪杰研究员日前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内部论坛上表示,在甘肃武威的茫茫戈壁荒漠中,科研团队不发论文,也不申请任何奖项,埋头八年多,建设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

徐洪杰介绍了一组时间表:2023年10月11日11点08分,2MWt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临界反应;2024年6月17日10点12分,首次达到满功率运行;2024年10月,完成世界上首次熔盐堆加钍实验,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运行的钍基熔盐堆(综合实验平台)。

实验堆并非商业运行电站。我国的钍基熔盐堆能源系统(TMSR)制定了实验堆、研究堆、示范堆三步走发展战略。根据规划,还将在甘肃建立世界首座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研究堆,用于高功率、高辐照工况下钍基熔盐堆科学问题与关键技术的工程热验证。

澎湃新闻注意到,研究堆即将上马: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去年披露的《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研究设施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显示,拟在甘肃省武威市建设十兆瓦电功率(10MWe)小型模块化钍基熔盐堆(设计最大热功率60MWt),按照2025年年内破土动工、2030年首次临界并满功率运行为目标推进工作。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