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陷双降困局:营收净利齐跌,增长动能衰竭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绝味食品陷双降困局:营收净利齐跌,增长动能衰竭

大众网记者 智锋 青岛报道

绝味食品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全年营业收入62.57亿元,较2023年减少10.04亿元,同比下降13.8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7亿元,同比下滑34.04%。这是自2017年上市以来,绝味食品首次出现年度营收负增长,净利润亦创上市新低。投资亏损扩大、费用管控失衡、项目投产延期及渠道调整阵痛。绝味食品亟需在战略转型与内部治理层面破局,方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模神话破灭:增长瓶颈显现

业绩下滑折射出绝味食品的增长瓶颈。年报数据显示,其核心指标全面承压:营收同比缩水超10亿元,净利润不足2019年峰值期的四分之一。此前支撑增长的"万店模式"已显露疲态:2019年门店数量破万后,年均净增千家以上,推动营收从2019年的51.72亿元攀升至2023年的72.61亿元。然而2024年上半年,中国大陆门店总数降至14,969家,较2023年底减少981家,标志门店扩张模式触顶。公司表示,提升单店营收与保障加盟商生存已成为首要任务。

投资拖累业绩:项目迟滞亏损扩大

对外投资成为业绩负担。2017年至今,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为负,2022-2024年投资收益分别为-9,421.85万元、-1.16亿元、-1.60亿元,亏损逐年扩大。与此同时,销售费用逆势增长:2024年达6.67亿元,同比增加23.31%,主要系广告宣传支出攀升。销售费用增长与营收下滑的背离,暴露营销策略调整未达预期。年报还披露,广东、广西两大卤制品加工基地投产延迟,资金占用周期拉长,短期难贡献利润。

合规食安双压:信披违法与质量危机

业绩承压之际,绝味食品屡陷合规泥潭。自2021年起,公司多次因信披违规遭监管警示,2024年6月更因涉嫌信披违法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监管查明其存在重大股权转让未及时披露、关联交易不透明、违规收取门店款项等问题,多名高管被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食品安全问题亦频发:2024年在加拿大及香港市场所售产品因检出李斯特菌被召回,2025年四川省西昌市门店伪造员工健康证等违法行为遭查处,部分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