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冲击客观上也是加快外贸转型的契机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外部冲击客观上也是加快外贸转型的契机

索乙

4月14日,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出口面临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但是“天塌不下来”。我国近年来积极构建多元化市场,深化与各方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这不仅赋能了对方发展,也增强了自身的韧性。同时,中国内需市场广阔,是重要的大后方。我们将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以自身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今年以来,在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因素依然较多的情况下,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平稳增长,发展的质量也在稳步提升。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前,出口依然实现了6.9%的增长。经营主体活跃度进一步增强,对外合作空间进一步拓展,区域开放布局进一步优化,外贸的“含新量”进一步提升。

同时必须看到,美国以各种借口宣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贸易伙伴滥施关税,将对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前景产生重大影响,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萎缩。世贸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贸易量将下降1%,低于早些时候预测的3%的增长。面对困难和挑战,我国外贸企业如何应“新”而动,向“新”而行,怎样开拓新市场新空间,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产品新优势,无疑是推动外贸转型提质需要重点谋划的突破口。

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稳外贸列入今年重要工作任务,并就“稳定对外贸易发展”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其中“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拓展境外经贸合作区功能”“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等多项举措涉及外贸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既有针对性也有可操作性,为企业稳订单、拿新单、扩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

畅通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物流经络,逐步完善拉美国家电商基建,开发非洲、南太平洋岛国等市场潜力……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许多外贸企业更加重视“多条腿走路”,通过主动开拓新的市场、新的销售渠道模式,努力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关税压力像“催化剂”,从一定意义上加力推动外贸企业以“政策为盾、创新为矛”,加速从“汗水外贸”向“智慧外贸”转型,通过“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深耕、技术升级、供应链重构实现突围。

我们看到,以前很多企业依赖美国市场“单条腿走路”,现在纷纷“向东向南”开拓新蓝海,持续发力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外贸增长的重要一招。众多企业更是致力于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效能、增加产品附加值、推出新产品抢占国际市场,越来越多企业通过技术研发实现产品迭代升级,尝到了海外订单增加的甜头。一些企业开始构建“中国总部+海外节点”的分布式供应链,把国内的产能和海外的本地化服务结合起来,成本降低的同时,还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市场的多元化转型、技术与模式的创新、供应链的重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还应当看到,中国内外贸一体化的步伐正在加快,内需市场这一外贸重要的大后方越来越多被各方提及。近日商务部就组织有关商协会、大型商超和流通企业座谈,研究更好发挥各自优势,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目前已有数家连锁零售商超企业表示,在“外循环承压、内循环蓄能”的特殊时点,为优质外贸企业开通内销“直通车”,联合优质外贸企业开发自有品牌,释放产能。内外贸一体化的实现将有助于企业更加顺畅地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之间切换,有助于稳定外贸订单和市场份额,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好促进外贸的持续发展。

当前,虽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但中国外贸仍有奋力突围的韧性和底气。我们坚定信心,以“新”应变,中国外贸航船一定能持续稳健有力破浪前行。责任编辑:韩保林(EN087)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