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背后:杭州的“顶流”密码

(4/7)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财经 频道  >  正文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背后:杭州的“顶流”密码

如何跨越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化的“死亡之谷”。这是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之后,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徐铭恩清华博士后毕业,当时可以留在清华。“回到杭州很重要的原因是杭州有非常好的创业环境,包括有很好的民间资本。好的环境让技术创业者,能够在相对稳定之中跨越技术的‘死亡之谷’。”产业转化以来,捷诺飞生物的资金一直相对宽裕。

2021年,开启一轮融资时,徐铭恩还没有广发英雄帖,杭州就主动上门,问他是不是需要融资。当时他并没有在意,以为对方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杭州很快就拉来了融资。

捷诺飞生物

在杭州钱塘区,捷诺飞所在园区也会主动对接其各种需求做配套,搜罗下游企业,让科技成果能第一时间落地。“我们企业每年研发投入巨大,高新企业研发费用可以加计扣除,在这个过程中,杭州税务部门主动帮我们想办法申请退税,对研发企业来说很关键。”徐铭恩说。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出“象牙塔”,投身硬科技创业的浪潮中。但科学家走到“台前”创业并非易事。

位于富阳区的杭州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聚焦光电产业技术孵化和创业服务,以“最懂科学家”的姿态,将硬科技前沿技术进行创业转化,提高转化率,实现“人剑合一”。成立五年多来,杭光所已累计引进技术团队60个,平台有研发人员500余人,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近30人。孵化了50余家硬科技创业公司,吸引外部社会资本超25亿、孵化企业总估值超250亿。

畅通从“书架”到“货架”的路,需要的是一个支持生态。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