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比商场好逛”,中产最爱的户外牌子们把机场爆改成营地了

(7/8)
明珠号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机场比商场好逛”,中产最爱的户外牌子们把机场爆改成营地了

机场爆改户外天堂,

藏着一箭双雕

这场机场商业革命的最大赢家,或许是化身“高端包租公”的机场集团。

在中国,机场的营业收入主要分为两部分:航空性收入和非航空性收入。

最基础就是航空性收入收费对象为各大航空公司,主要包括起降费、停场费、客桥费等等均实行政府指导价,是盈利的第一曲线。

“机场比商场好逛”,中产最爱的户外牌子们把机场爆改成营地了

如果说航空业务考验一家公司的航班客流管理能力,非航空业务则是评价一个机场运营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以上海机场集团为例,2024年,上海虹桥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4794.6万人次,同比增长12.84%,人群增长带来了商业布局上持续升级。

这一年,虹桥国际机场新开设了23家店铺。

不仅仅是户外品牌,很多主打中高端的品牌都试图在机场里抢占地盘。有茶界爱马仕之称的高端茶饮品牌T9,哪怕一杯68元也跟机场毫无违和感。

“机场比商场好逛”,中产最爱的户外牌子们把机场爆改成营地了

这场“包租公经济学”,双方都能各取所需。

对于用户画像为中产和精英的品牌们来说,在机场开店,未必店店都能赚钱,但却能迅速建立人设。

安踏借始祖鸟机场店塑造高端形象,反哺集团股价。

加拿大鹅将中国机场首店开在成都;lululemon通过机场场景渗透男性市场,其商务旅行系列男装占比从19%提升至37%;甚至机场成为了很多户外品牌打高端、国际化形象的跳板。

“机场比商场好逛”,中产最爱的户外牌子们把机场爆改成营地了

某供应链人士透露,某国产新品牌将普通防风衣标价3980元,仅因在袖口绣了雪山图案,就在西安机场月销千件。

而对于机场来说,努力把自己打造成SKP仅仅有几个奢侈品大牌是完全不够的,户外品牌的到来,正好丰富了机场业态。

一方面,“保底租金+流水抽成”合同模式,让机场在失去免税店这个吸金神器后,旱涝保收。

另一方面,很多平时加班繁忙的中产,已经开始学会提前几小时到机场,吃个精致下午茶,再顺便逛逛街扫货。

“机场比商场好逛”,中产最爱的户外牌子们把机场爆改成营地了

广州白云机场蒙口

对中产来说,一些在园区抢不到的热门货,在机场店或许还有捡漏的可能,这些人正成为机场户外经济的最佳代言人。

在候机大厅健身房里举铁,再花8000元买件能穿去董事会的冲锋衣。

这或许才是新时代的身份象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