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多只基金密集换基准,什么信号?

“在过往几年里,主动权益基金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低谷期。无论是基金经理还是基金投资者,他们很少关注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基金经理关注的是业绩排名,因为这与他们的考核、晋升挂钩。投资者关注的是基金本身的净值回报,因为这关系到自身盈亏。由于比较视角不一样,主动权益基金在过往几年里遭遇褒贬不一的各自评价。”北京一家公募内部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称。

沪上一家公募投资总监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公募主动管理基金,可能会逐渐进入一个新阶段,就是不仅要意识到基金产品“挣的是什么钱”,还要对此有个合理预期。一方面,基金公司的投资,要在明确的投资契约约束下,遵循严格的投资纪律进行,以修正过往押注某一个赛道、净值大起大落行为,尽可能在五年甚至十年维度能够创造超额收益。另一方面,基金投资者要对基金投资回报有个合理预期,基金投资不保证赚钱,也不能以是否赚钱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要看到基金产品背后的业绩基准。

此外,前述华南公募产品人士还说道,除选择更契合的业绩基准外,主动权益基金的投资变革,还要对基金投资范围做出更具体的表述。截至目前,市场上大部分基金的投资范围设定过于宽泛,表述过于模糊,名义上是行业主题基金但实际上可以无所不包。如果只有业绩比较基准而缺乏对应的投资范围,基金投资可能会类似于“刻舟求剑”。

2025 03/23 23:04 瘦子财经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多只基金密集换基准,什么信号?

(4/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