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这两块重庆千年汉碑凭啥现身央视《中国书法大会》?专家解读

我们不妨先回到《中国书法大会》(第二季)的首期节目中。在全场书法爱好者一起临摹的画面中,大家临写的就是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一楼《壮丽三峡》展厅展出的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景云碑保留了一部分隶书手写体的特征,这是最难得的。尤其是它的‘波挑’……”据节目嘉宾介绍,这在后世研究中也被称作“击石波”“雁尾”。和隶书传统讲究的“蚕头雁尾”特征不同,景云碑的“波挑”更为直接。

东汉景云碑照片及墨拓

节目嘉宾、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志平则提到,景云碑的隶书纵向用力很实,横向是追求痛快的。在这儿光沉着不行,还要痛快;光痛快不行,也要沉着。

据张伦敦介绍,东汉巴郡朐忍令景云石碑成于东汉熹平二年(173年)。其具体尺寸为高239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碑文尾阴刻隶书,共十三行,记述了景云的祖先由楚国迁入汉中、广汉等地以及景云为官深得人民爱戴等事迹。

“景云碑的书风秀劲稳健,节奏分明,情质交融。”张伦敦表示,作为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唯一出土的汉碑,景云碑极富文物价值。其“雕饰、书法,即足以颉颃中原(在书法艺术上能与中原地区的水平相媲美),堪称汉代西南第一碑”,其字体风格也深刻影响魏晋书法。

节目中出现的东汉《熹平石经》残石

2025 03/24 20:58 上游新闻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这两块重庆千年汉碑凭啥现身央视《中国书法大会》?专家解读

(2/4)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