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春日马拉松:一场“体育+消费”的盛宴

2024年12月1日,选手在上海马拉松比赛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奔跑中的城市精神与人文纽带

马拉松不仅是经济的推手,更是城市精神的载体与社会关系的粘合剂。“跑马”的群体不断扩容,“跑马”的意义也逐渐延伸到个人与群体、城市的精神共振。

对于金融从业者陈欢而言,每周二徐汇滨江的昂跑跑团活动,是他对抗焦虑的一剂良药。“跑步能够重新获得对身体的掌控,进一步获得自我认知和生活的价值感”,在他看来,跑步治愈了高强度输出的人生,忙碌的都市人在奔跑中增强了心理韧性。

上海湾区半程马拉松的赛道既包含承载43年历史的滨海公园,更有“沪上最美公路风景”杭州湾北岸13公里观海长廊,将自然风光和文化遗迹全数包揽。一条马拉松线路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窗口,一座城市在与跑者的互动中更显生机与活力。

“马拉松比赛不仅是速度的较量,更是安全与服务的‘大考’。”在知名赛事组织者、青岛平头体育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戈看来,马拉松比赛的举办成效,本质上也是地方治理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呈现。

自1996年创办,至2024年成为中国唯一的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上海马拉松作为国际顶尖赛事,无疑为本土体育赛事的举办提供了诸多经验。近年来,上海各区及赛事公司也不断践行“专业主义”,在赛事服务等各环节“卷”到底。

比如,上海湾区马拉松严格执行世界田联与中国田协标准,设置10个计时点位与全路段医疗救援体系,针对较低温度阴雨转多云天气,组委会提前进行多轮安全提示,并安排专业热身教练带领选手激活身体机能,赛道沿途设置20个补给站,同时创新采用分级垃圾回收系统。上海苏州河半程马拉松延续“上马品质”,每5公里设置一处饮料/饮水站,考虑可能存在高温天气,还在途中设置冰站和喷淋站。

在资深跑者、自媒体马拉松江湖的创始人阎建伟看来,随着区域经济和居民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马拉松赛事已进入更加成熟、专业和常态化的阶段,马拉松也将成为城市发展和域内居民独特的情感链接点。未来,中国人一定会发展出自己的“长跑”文化。

春日马拉松盛宴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它既是市民拥抱自然的健康宣言,亦是城市经济脉动的可视化表达,诠释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协奏曲”。

半月谈记者:胡洁菲 许东远

2025 03/26 17:10 赛事知多少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春日马拉松:一场“体育+消费”的盛宴

(3/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