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人性,是《棋士》最大的悬念
流动的人性
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更美好的未来,在《棋士》的时代群像里,欲望在躁动,人性在流动。天才崔业卷入劫案沉溺其中,赘婿刑警队长崔伟执着于破案查案,富商王红羽铤而走险运营灰色产业,夏生懵懵懂懂跟着哥哥走上犯罪道路,高淑华为出国工作锻炼英语……
《棋士》呈现的人性,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好人可以生出恶念,坏事换个角度又是好事。人性的定义来回跳跃,非常值得细品。这种动态的人性,在过去剧集领域是不多见的,我们习惯了看那种有明确人设的角色塑造,谁红谁白开篇就成定局。
剧中人物滑向阴暗面时,往往表面不动声色,仅在细节上显露端倪。崔业的变化,是方法论的转移。崔伟的变化,则是世界观的松动。
看似刚正不阿的崔伟,在被老丈人提点“坡上不好坐,上去就好了”之后,也开始走动。这种语言艺术,我等吃瓜群众最喜学习。“坡”指的是崔伟现在处于事业上升期,鱼塘里的“大鱼”则暗示他要看清各方势力。盲目出击碰了钉子,就是细杆子钓大鱼,杆子会断。
崔业从拒绝跟大佬下棋,到主动和王红羽谈开办大师班,则是他对于“做个好人”边界的探索。他开始用商人的逻辑思考怎么赚钱和成功,从前被校长克扣工资奖金大气也不敢出,谈大师班时语气已经不是商量而是告知。人物内心的变化完全体现在了细微气质上,明明都是王宝强,硬糖君却明显感受到,四五集后的他和前两集的他,精神面貌完全不一样。
崔业的母亲和妻子,也是不断流动着的角色。她们不是罪案剧“警察与罪犯”之外的背景板,同样有自己的心思和谋划。母亲虽然心里认为大儿子更有出息,但不想被小儿子看出来,表面上一碗水端平,但心里对小儿子欠缺信任——王校长一告状,母亲就怀疑崔业去了不三不四的地方,令人哭笑不得。

妻子高淑华(王智饰)想给儿子更好的生活,而崔业与王红羽的棋局中,崔业淑华夫妻俩四目相对假装不认识的表情,简直可以让人逐帧分析,那屏气凝神的感觉仿佛在看谍战片。有个细节对她作为母亲的形象塑造特别立得住,虽然淑华自己向往国外的工作,但她担心炎高不愿意,便把孩子带到西餐厅小心翼翼试探,征求孩子意见。

语带机锋一语双关正是《棋士》的“剧透密码”。只要我们读懂了这些暗语,就能对剧情发展和人物个性的转变有所预判。崔业和儿子下棋,故意埋炸弹,炎高点评“这种人估计别人卖他破绽,他就会咬钩。”这段完全可以概括崔业如何拿捏住王红羽的人物性格,利用他易被利益蒙蔽双眼的特点设下欺诈局,借力打力偷梁换柱。

剧集的X种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