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破解实体瘤治疗困境!国产原研B7H3 ADC药物I期试验结果披露,鼻咽癌患者或有新选择

“这一发现在其他B7H3靶向ADC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尚未见报道,属于我们的原创性发现。基于这一发现,我们团队在扩大鼻咽癌患者入组的同时,提出了假设:YL201可能对同样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也具有治疗潜力。随后的临床数据显示,该药物对肺淋巴上皮瘤样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达54.2%,甚至优于其在鼻咽癌中的疗效表现。”他表示。

EB病毒,又称人类疱疹病毒,是一种专门攻击淋巴细胞的病毒,可以经人的唾液进行传播。有研究表明,鼻咽癌的发生和发展与EB病毒高度相关,且主要在我国的华南地区高发。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约占肺癌的0.9%,其组织学和基因组学特征类似于鼻咽癌,同样在华南地区高发。

健康中国发布的文章显示,鼻咽癌发病有明显的人种差异,中国人发病率最高,黑人次之,而白种人发病率最低。我国鼻咽癌总体的发病率不到十万分之五,但在华南地区高发,其中广东尤为高发,后者整体发病率在十万分之二十左右。

张力告诉时代财经,在小细胞肺癌领域,YL201确实面临国内外竞品的竞争。但在鼻咽癌和淋巴上皮瘤样癌的治疗研发上,我们实现了全球首创——这恰恰体现了中国研究者的战略眼光。“作为华南地区乃至中国的特色瘤种,这些疾病在欧美国家发病率相对较低,难以获得国际药企的关注。但正因如此,我们更需要聚焦本土高发疾病,这不仅是临床需求所在,更是中国医学研究者的责任担当。”

智慧芽新药情报库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外在研的B7H3 ADC药物共计44个,大部分药物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成熟阶段的药物较少。其中,23个处于临床前阶段,7个进入临床1期,6个进入临床1/2期,1个进入临床2/3期,仅3个进入临床3期,除宜联生物的YL201外,剩下两个分别是第一三共/默沙东的DS-7300a、葛兰素史克(GSK)/翰森制药的HS-20093,二者在研的适应症包括小细胞肺癌、食管鳞癌、食管腺癌。

赵洪云进一步强调,过去中国肿瘤研究往往跟随国际步伐,在大型国际临床试验中鲜少涵盖中国特色瘤种,更别说广东特色瘤种。“如今,得益于中国药政管理制度改革、研究者能力的提升以及患者对临床试验认知的提高,我们终于能够从早期研发开始主导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实现从一期到三期的全面推进,这也说明中国整个新药研发水平在不断提升,这一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反映了中国在肿瘤治疗领域话语权的提升。”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除转载外,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news@time-weekly.com

2025 04/02 20:18 时代财经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破解实体瘤治疗困境!国产原研B7H3 ADC药物I期试验结果披露,鼻咽癌患者或有新选择

(4/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