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说到影视,为何要讲好大运河的故事

(3/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娱乐 频道  >  正文

从小说到影视,为何要讲好大运河的故事

在采风过程中,姚晓峰特别关注船民的生活。他发现,许多船民在被迫上岸后,虽然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内心充满失落感。这种复杂的情感被融入剧中,成为人物命运的重要推动力。

在姚晓峰看来,原著小说的结构是一个旅程式的轮回,而电视剧则需要更长的叙事线和更丰富的人物关系。

为了适应电视剧的叙事节奏,主创团队最终决定以2000年京沪高速通车为起点,讲述一群90后少年的成长故事,并通过他们的命运折射出运河的变迁与时代的巨变。

《北上》电视剧第一集的开场是一个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一镜到底地介绍了花街小院的环境和人物关系。这一镜头的设计不仅展现了导演对场景的掌控力,也让观众迅速沉浸到故事的氛围中。

姚晓峰回忆,这个长镜头的拍摄难度很大,但他坚持要将其保留下来,因为这个镜头能够帮助观众迅速建立对人物的认知,从而跟着这群“花街少年”的成长轨迹,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你能跟着他们走,看这些孩子一点点长大,后来分崩离析再和好,再回家……一起经历种种事情,你才会被带进去,会深深地爱上他们。”姚晓峰说。

改编是“形成独立作品”的创造过程

《北上》原著小说的清代部分占据很大篇幅,而影视剧需要更强烈的戏剧冲突和人物关系,编剧赵冬苓不得不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地改编。“原著的清代故事基本不能用,当代部分又缺乏足够的戏剧冲突,所以我们作了很大调整。”

赵冬苓提到,改编的过程是创作者与原著对话的过程,是一个“形成独立作品”的过程,而不是亦步亦趋地跟随原著。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