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麦田,唤醒曲艺下一个春天

(3/6)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娱乐 频道  >  正文

在麦田,唤醒曲艺下一个春天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在非遗曲艺展演舞台前,年轻的观众三五成群,认真欣赏着舞台上的大鼓书表演。18岁的刘峰也在舞台前久久地停留,这是他第一次来到宝丰参观这场曲艺盛会。

“我家离这里不是特别远,但今年还是第一次来书会现场。”刘峰说,同在平顶山市,从小他就经常听说马街书会,来这里亲眼看到大家“席天幕地”地说书唱书,才真正体会到传统曲艺的魅力。

换个方式,给传统表演添点活力

曲艺的发展离不开老艺人的坚守与传承,也离不开年轻艺人的传承与创新。

河南坠子青年演员芦瑶的奶奶胡秀芝,是知名河南坠子演员。从小,芦瑶就在奶奶的教导下钻研河南坠子等传统曲艺。这次来马街书会,她像老艺人们一样,也用了“回”这个字。

“我上一次来马街书会还是2008年,后来上学时间紧张,基本没有机会再来。”芦瑶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次再回到马街书会,亲切和怀念感扑面而来。

“奶奶和其他很多老演员对我影响很深。”出身曲艺世家,芦瑶身上会多一些额外的压力,促使她去唱好每一部作品。“但这些压力也是我的动力。我会觉得,我比其他人更幸运一点,可以踩着前辈的肩膀在曲艺之路上行走,把优秀的曲艺作品唱给观众。”

马街书会正会,小演员跟随师父一起表演传统相声。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梓昂/摄

除了日常登台演出,场下的芦瑶会在直播平台“换一种方式”表演。“直播时候‘纯唱’的话,其实效果并不太好。我刚开始直播时,很少有观众能完整听完一段。”面对这样的情况,芦瑶改变方法,分段去“讲”河南坠子的故事。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