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死交界处架起一座温暖的桥

(4/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在生死交界处架起一座温暖的桥

八宝山殡仪馆的告别厅里不仅有哀乐悲鸣。去世的人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摇滚歌手,告别厅里曾是摇滚乐震天响,那是逝者生前的作品;有的家属会拉小提琴,要用悠扬的乐曲送别逝者;有的是画家,告别厅里满是逝者生前创作的作品,述说着生命的精彩;有的是摄影师,告别厅化身“最后的摄影展”……许多家属会说,逝者没有离开,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在陪伴。也有家属说,死亡和告别可能并不是最后的终点,他摆脱病痛、终得解脱,也许抵达了另一个起点。

家属对待死亡的态度,也在影响着周宏月对生命终点站的理解:“人们告别的是逝者的肉体,只要他的精神、记忆还存在人们的脑海里,就不算彻底的告别。就像电影《寻梦环游记》里的三种死亡,除去生理性、社会性的死亡,遗忘才是最终的结束。关键是要继承逝者的精神,家人要继续好好地生活下去。而我们的使命就是把每一个细节服务到位,让他们不留遗憾。”

在一次次的服务中,周宏月不断建立着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尤其是当家属送来一句句感谢,让她心中更加坚定:“这是充满正能量的行业,我可以帮助逝者体面地离开,让家属得到慰藉。这个职业也像医生和教师一样高尚,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造福积德。”

下班后变身活力女孩

她善用生活对冲悲伤

下班后,周宏月拒绝悲伤。脱下工服,她是爱拍照、喜欢四处打卡的活力女孩。翻开她的朋友圈,满是精致的妆容,以及她在不同美景中的顾盼生姿。环球影城已经去了八次,坐过“霸天虎过山车”和“鹰马飞行”,但是她觉得一个太刺激、一个太短暂,她最钟爱“飞跃侏罗纪”,速度刚刚好。

“殡仪馆工作太沉重,我需要用生活对冲。”下了班,周宏月就爱呼朋引伴,到处打卡拍照,哪怕是去咖啡厅坐坐。她开玩笑说:“今天要是化了妆,没拍两张照片这妆都卸不了,必须马上出去玩!”她是能量女孩,工作的时候疯狂投入,下了班就要疯玩,用生活的热情给自己充电。“现在我觉得,这份工作让我更加懂珍惜,珍惜身边人,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见多了告别,反而觉得活着的每一天都该尽兴。”

眼下,八宝山殡仪馆内,一株株玉兰花开正盛,花下是周宏月和同事们来回穿梭忙碌的身影:“我们不是送别者,而是摆渡人。当家属握着我的手说‘他走得很体面’时,我知道,又有一颗心开始愈合了。”春日的风掠过她胸前的工牌,金属光泽映出无限可能——那里正生长着中国殡葬业的新年轮。

文/本报记者 蒋若静

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责任编辑:李墨涵(EN043)

今日热点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