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如何应用医疗健康领域?业界:积极拥抱,但要关注安全和责任界定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成伟介绍,在放疗 AI 领域,医院在全疆率先试用了放射治疗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人工智能AI勾画系统,在放射治疗中,准确勾勒靶区和保护正常器官人工智能勾画软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自动、精准地完成这一任务,无论是头颈部、胸部还是盆腔的危及器官,其自动勾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都经过大量临床验证。放疗靶区勾画时间减少了四十分钟以上的时间,极大地提高了放疗效果,同时也减轻了医生的工作压力。
“以我们医院的肺小结节中心为例,如果用人工读CT片子,发现的概率、准确度以及深度分析,大概需要花费40分钟,但用AI软件之后,5分钟就可以阅读完毕。更重要的一点是,AI能够通过勾画,把小结节和周围血管位置关系,通过3D打印呈现在术者面前,这样为医生制定更好的肺小结节切除手术计划,打下很好的基础。”
王成伟表示,目前,医院的AI使用还仅仅是跟企业的合作,基于企业的大数据库。未来希望有深度合作的机会,把医院的数据和专家意见融入AI诊断系统中,使得AI的算力、逻辑性、关联度能够更高。
除了医疗服务端的应用场景,AI在医药研发端的应用也备受期待。在此次会议上,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了“求索计划”,将持续5年投入累计20亿元,针对10大研究方向,其中就包括基于临床数据,AI技术手段应用于靶点发现、验证;AI技术手段应用于药物研发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预测。
先声药业执行董事、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唐任宏表示,人工智能对于医药创新肯定有促进作用,但如何真正把AI的能力赋能到整个全链条,还有很大一段距离。目前,先声药业在研发端对AI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一些相对成熟的环节,比如临床阶段,一个很大的需求就是临床路径的选择。以肿瘤为例,不同的瘤种里面还分为一线、二线、三线、晚期,以及手术前新辅助或手术后的辅助。企业如何找到一个最有利的候选药物、最有利的开发路径,以前是靠人脑,现在在尝试人工智能帮助优化。
唐任宏认为,现在AI辅助临床开发的计划和策略还是在点上的突破,希望未来AI能对行业全链条进行支持,包括在药品的推广端,通过AI找到患者的需求,这需要给AI输入真实、可靠和全面的数据,更全面、更深度的AI运用还需要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