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对谈:亲人离世我为什么走不出?

(3/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清明对谈:亲人离世我为什么走不出?

生命末期的亲人病危时要不要抢救,是很多家属面临的痛苦抉择。有网友表示,后悔送亲人去ICU抢救,徒增痛苦。

“我觉得要听听患者的意见,而不是家属自行决定。”邓茜表示,对于疾病终末期患者,有创抢救往往会增加痛苦,且无法获益。考虑家属的不舍或孝顺心理,她会详细介绍什么是有创抢救,患者将经历哪些痛苦,结果是什么,对患者有无益处等,帮助家属更好地决策。

邓茜查房时询问患者情况。人民网记者 金慧慧摄

邓茜所在科室准备推行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即患者在意识清醒时做出关于病危时是否进行有创抢救等医疗决策,希望更好地尊重患者真实意愿,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罹患肿瘤和器官功能衰竭的慢病患者,可考虑尽早了解安宁疗护,以便留出充分的准备时间。”邓茜表示,科室开设有安宁疗护门诊,对于前来咨询的患者,她会先做生存期评估,建议患者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提前做好安排,完成未了心愿。“有些患者住进安宁疗护病房时病情已经很严重,很多心愿来不及完成,留下很多遗憾。”

3月31日,陈妍因肺癌转肝癌出现多种疼痛,来到路桂军诊室,希望缓解疼痛。

路桂军问诊后告诉陈妍,有很多办法解决疼痛,他先给陈妍调整用药结构。路桂军了解到,陈妍知道自己的病情,最放心不下的是14岁的儿子,儿子尚不知情。他希望孩子知道妈妈的病情,以免妈妈去世后孩子出现心理创伤。

生死两安是安宁疗护的目标,路桂军希望帮助陈妍和家人实现,但他没有提及安宁疗护,而是讲述了一位和陈妍有相似经历的患者的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