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进场,追觅闯入具身智能腹地

(5/8)
明珠号
东方资讯  >    科技 频道  >  正文

鲶鱼进场,追觅闯入具身智能腹地

想象一下,在日常家居生活中,它不仅可以清扫地面,还能借助机械手关节的灵活操作,深入家具底部、墙角等狭窄区域进行清洁。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来说,这无异于一个贴心助手,帮助收拾散落在各处的玩具,将杂乱的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

但同时,增加了机械手后的方案对视觉识别的算法能力要求极高,在硬件端集成难度也很大,既要保证运行的鲁棒性,还需定制多种高精度、高性能的零部件协同工作,增加研发制造成本,对各厂商来说都需要承担不小的风险。这对企业在产品创新时,关于功能的抉择和用户洞察判断,都提出了极高要求。

早前追觅在扫地机器人是否要加机械手、加什么样的机械手等问题上,内部就有过几次大的讨论。研发团队提出的第一版机械手采用了纯遥控式的螃蟹形态。它仅有一个向上的自由度,支持机械臂平面移动,伸出臂长在5厘米左右;这个设计缺乏立体夹取的能力,而且夹取高度和重量的承载能力都非常有限,很快就被内部淘汰。

考虑到家庭场景任务各异,需要面对轻重、形态不一的物体繁多,因此在第二版机械手设计时,追觅团队将手的自由度增加至3个,伸出长度提升到15厘米左右,可支持100克重量内物品的取放。但这个设计会导致电机体积较大,继而挤压到扫地机原本的部分功能空间,如尘盒、机身上的小水箱以及滚刷等区域,牺牲的清洁及辅助功能。这与追觅追求整体功能优化的理念相悖而行,因此,最后这版方案也未能通过。

直到第三版方案出现,新品的研发方向终于有了突破。首先在结构上,扫地机器人的机械手拥有5个自由度,类比人体构造,可分别对应 “肩、肘、手腕、手指” 四个核心关节,灵活性高;其伸展距离可达30厘米,约为一个成年人臂长的一半,能够夹取约6厘米宽的物品,相当于一个易拉罐的宽度,最大承重400克,可以满足日常家庭生活中多种物品的夹取需求。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