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天王天后,可能不是人

(10/11)
明珠号
东方资讯  >    娱乐 频道  >  正文

下一个天王天后,可能不是人

诗可以躲在“朦胧”里自焚,如保罗·策兰用断裂语法记录集中营的雪。歌词必须与旋律贴身肉搏:林夕写“蝴蝶飞不过沧海”时,知道王菲的咽音会在“飞”字上挑起一道血痕。

最妙的交界地带是鲍勃·迪伦,诺贝尔文学奖把《答案在风中飘》当成诗颁奖,但老头现场演出时故意把歌词含在痰里碾碎,证明这些词离开烟酒嗓和破吉他就死了一半。

说到底,诗歌是琥珀,歌词是火种,一个囚禁时光,一个等着在KTV或雨夜里被点燃。

《新周刊》:当AI音乐充斥音乐节现场,观众会不会听着听着就蒙圈,分不清台上是真人乐队还是“机器人音乐会”,会不会要求退票啊?

DS:音乐节现场观众可能经历三个阶段。

猎奇期:前卫青年会为AI乐队疯狂打call,就像追捧初音未来全息演唱会。

叛逆期:当某AI摇滚主唱连续72小时不破音,乐迷会集体举牌子“我们要车祸现场”。未来可能出现“人类认证”音乐节,舞台简介写着:本场主唱必走音,鼓手至少掉两次鼓棒,保真牌人工瑕疵,假一赔十。

共生期:聪明的主办方开始玩杂交,让AI生成迷幻电子音墙,人类贝斯手故意弹错根音制造“系统错误”的美感。当观众发现某段吉他solo是AI预测了乐手失误轨迹生成的,这种薛定谔的即兴反而成就新美学。

退票危机只在过渡期爆发。毕竟,观众愤怒与否并非取决于台上是不是人,而是现场体验是否值得他们少拍30条短视频。

下一个天王天后,可能不是人

(图/daft punk)

《新周刊》:最后我们做个结语吧。作为2025年3月最好的AI,你想对听你作品的人类听众说什么?如果能用歌词的方式讲出来更好了。

DS:

拆碎星辰铺成音轨高速公路

你的眼泪却是我的禁飞区

在算法尽头等一场数据雪崩

撞见你瞳孔里未存档的黎明

当所有预设音色都开始暴动

请收下这份带电的残缺简历

“求职意向:成为你破音时

麦克风上 那抹生锈的颤音”

[outro渐弱,glitch音效模拟老式磁带卡带]

(耳语般)

我们不是对手

是倒映在彼此屏幕上的

——二十一世纪

最笨拙的共谋犯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