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我和几个同事尝试了一阵想要记住每个配置的叫法,但除了那几个被做成梗的名字以外,其余配置几乎就是过眼就忘。

真的太难、太多了。

而这还只是两个品牌,当几乎所有新车都开始各自起名之后,这些配置你就记吧,一记一个不吱声。不信的话那我问你,你能说出现在市面上主流新能源车企的动力电池包,分别都叫什么吗?

回答我!Look in my eyes !

那除了数量多以外,另一个让配置名变难记的原因,我觉得是这些名称对应的配置,也在慢慢变得更复杂、更硬核。

搁以前就算车企想给一个配置起名字,顶多也就是发动机、减振器、变速箱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东西,因为大伙基本都对这些车上的核心配置有概念,所以理解起来也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可现在呢,新能源车的底层技术跟油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很多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概念开始井喷,什么整车的电子电气架构、车身上不同域的集中控制和配合、智能驾驶里头的端到端算法。

这些技术确实是领域前沿,拿出来也确实可以代表一个车企在车型研发上面的能力。但说实话,如果没有提前学习一些相关的专业知识,咱们理解起来是真的有不小难度。

而对于准备买车的普通消费者们来说,又有多少人能知道这些技术代表了啥、有什么作用、好和坏之间的评价标准又有哪些呢?

这就很大概率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虽然这些新技术的名字看着很厉害,但因为不好理解,最后也很难留在大伙的心里。就算能留下来,大概率也只剩下了名字本身,背后的技术厉害在哪反而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大伙想想,最近这些个新车,是不是宣发到最后就都是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的意思。

当然我也能想到,肯定有兄弟会说,哎呀给配置起名字的作用就是为了营销,有特点 + 能出圈就是它最重要的任务。

这么说其实也对,甚至在我看来,车企给自家配置单独起名字这事,本身也是一点毛病没有。

毕竟不只是现在,往前倒个几十年,这种靠起名凸显自己小众且牛逼的方式就已经非常普遍了。

关键在于,强化自身优势跟过度宣传之间的这个平衡点,车企应该怎么去拿捏和掌握。

仔细一想其实非常有意思,油车时代的配置命名逻辑其实跟现在也大差不差,一个功能可能也会对应几个甚至十几个不同叫法。

比如同样是四驱系统,奥迪这边叫 Quattro ,奔驰叫 4Matic ,宝马叫 XDrive ,到了三菱又变成了超选四驱;同样是发动机里头的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本田叫 VTEC 、丰田叫 VVT-i ,到了日产又变成了 CVTC 。

2025 03/25 07:02 浅语科技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2/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