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去年很火的电磁阀减振器,大伙都在叫的 CDC 其实是采埃孚起的,其他品牌的叫法还有 CCD 、 ADS 等等。

但应该不止是我,很多从油车时代就开始看车的兄弟们应该也有类似的感觉,那就是虽然当年的配置名很多,但不知道为啥,咱们不仅记住了,甚至每个品牌标志性的配置可都能倒背如流。

就比如 PDK 之于保时捷、 EA888 之于大众、 MRC 之于凯迪拉克,明明都是很抽象的字母却可以不需要思考直接脱口而出,这又是为啥?

这里头一方面,我觉得是当年的车企们对起名这件事相对还算比较克制。

能够拥有姓名的,绝大部分还是变速箱、发动机、减振器等系统级别的技术,很少涉及个头太小的零件。

并且这些名字,多少都会跟品牌或者具体的功能挂钩。

就比如 PDK 的全称其实就是保时捷双离合变速器, CDC 的全称也就是很简单的连续阻尼控制。相比用抽象概念命名理解门槛更低,自然也更容易被记住。

而另一方面,因为油车时代技术的迭代速度实在太慢,一款核心配置从研发到验证再到大规模量产,基本都是接近十年的跨度。

导致大伙天天只能对着同一个名字看,就算再难再复杂,看得久了多少就也能记个大差不差。

就比如说 ABS 这玩意,明明就是三个很抽象的字母组合,放到现在绝对是一眼忘的水平。然而就算你没驾照、不开车,估计都知道它是防抱死系统 Anti-lock Brake System 的意思,也知道这玩意已经成了现在汽车的标配。

为啥?因为 ABS 从发明到应用再到铺开的时间跨度实在是太长了!

Mario Palazzetti ( 当时菲亚特的工程师 )发明 ABS 的时间,是五十多年前的 1971 年。之后 ABS 虽然更新过几次,但更新周期基本都在十年左右,更新的内容都是优化性能、减小体积之类,核心的工作原理一直没有变化。

随着越来越多车企开始标配 ABS ,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在一直被强化,最后才演变成了一个类似基础常识的存在。

人们一说哪个品牌就能对应上它的代表技术自然也是同理,像大众的 EA888 迭代到今天已经到了第五代,都开始叫自己五代机了;保时捷的 PDK 变速箱别看近十几二十年才开始量产,最早的赛场试验可是上世纪 60 年代就在做了;

奥迪 Quattro 就更别说历史了,每天刷抖音都能刷到它的混剪视频。。。

这些个名字一天到晚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时间一长说实话真就潜移默化的记住了。

可能会有兄弟觉得我在厚古薄今, “ 以前的车企起名脖子哥能适应,到了现在的车企就不行? ”

2025 03/25 07:02 浅语科技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一场发布会20个名字 车企们仿佛在写网络小说

(3/5)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