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航空运输业观察:国际航线恢复至85%;华夏、春秋、国航份额提升显著

2025年夏航季航班换季计划显示,航空运输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国际航线持续恢复,国内干线供给缩量,支线基建与机型升级推动支线航班增长。客运周总量13.0万班,同比2019年增长15%,但较2024年夏航季下降3.3%。国际航线恢复率已达2019年同期的85%,而国内干线互联航班同比缩减,支线互联航班显著扩容。航司竞争格局同步调整,华夏、春秋、国航市场份额提升,头部机场改扩建带动资源释放。

国际航线加速恢复,区域市场分化显著

国际客运航班量恢复至2019年的85%,境外航司市场份额回升至42%,但仍低于境内航司的恢复水平(85%)。分区域看,东南亚、东亚恢复率分别为84%、90%,北美市场同比增幅最高但恢复率仅27%,西欧恢复率81%,大洋洲因季节性因素环比缩量。国际航线供给结构差异导致总量变化,北美、西欧同比改善显著,但整体仍处于低位。

国际货运航班量同比2024年增长,但客运货运总航班量同、环比均减少。货运周总量7561班,同比2024年下降4.8%,环比减少0.4%。尽管货运需求承压,但国际货运航班同比扩张,反映跨境物流需求的结构性支撑。

国际航线恢复带动航司运力调配,国内干线供给缩量则可能推高票价。航司通过优化国际航线网络提升收益,而国内支线基建与国产支线飞机投用,为支线市场提供增量空间。

航司竞争格局重塑,机场改扩建释放产能

上市航司中,华夏、春秋、国航表现突出。对比2019年,华夏、春秋、国航航班量分别增长48%、39%、17%,市场份额提升0.58、0.53、0.28个百分点;而南航、海航、吉祥同比航班量降幅居前。北上广深四地航班量同比微增,北京、上海同比分别增长0.3%、1%,深圳同比下降0.6%。国航在北上广深份额巩固,东航在上海保持稳定,春秋在广州、深圳份额提升。

机场产能方面,海口、武汉、杭州等前20大机场航班量较2019年扩容超15%,广州、浦东机场因改扩建航班增速超10%。北京、成都通过“一市两场”缓解产能压力,但头部机场整体趋于饱和。支线机场投产推动支支航班同比2019年增长55.4%,干支航班同比缩减6.6%,显示支线互联成为供给扩容主力。

市场格局调整反映航司对高收益航线的争夺,以及基建投资对区域运力的重塑。国际航线恢复与支线市场扩容,共同驱动行业向效率与结构性增长转型。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观察君/阅读下一篇/返回网易首页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2025 03/27 08:38 瘦子财经 明珠号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航空运输业观察:国际航线恢复至85%;华夏、春秋、国航份额提升显著

(1/2)
明珠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