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麻醉周丨从咬牙硬扛到一键镇痛,揭秘外科病房里的“无痛密钥”
2025年3月24日至30日是第九个“中国麻醉周”,今年麻醉周主题是“生命至重,大医精诚——守生命保驾护航,护健康安逸绵长”。相信对于做过手术的人来讲,都会有一个共识,最难熬的可能不是手术本身,而是术后疼痛的那几天。有人形容术后疼痛像身体里藏着一把钝刀,每一次呼吸、翻身、下床都伴随着撕裂般的痛感。
麻醉科医生表示,镇痛泵的出现,就像给这把刀套上了智能刀鞘,让疼痛管理从“被动忍受”升级为“主动掌控”。虽然不能彻底消灭疼痛,但能使术后疼痛感大大减轻。什么是镇痛泵,适用于哪些人群,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镇痛泵是什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柳胜安表示,简单来说镇痛泵就是一个“疼痛调节器”,这个手掌大小的电子驱动装置,将输液盒中配置好的镇痛药物通过连接管和静脉输液管路或预先置入腰椎间隙的细管连接,给身体持续输送精准剂量的止痛药。最常见的镇痛泵类型有两种:静脉镇痛泵(连接静脉血管)和硬膜外镇痛泵(连接腰椎间隙)。

镇痛泵是怎么做到精准镇痛的?
1. 量身定制:麻醉医生会根据手术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类型,预先设置好“基础药量+安全自控药量”。这些参数会预先编程到镇痛泵中,设备也会记录您每次按下按钮的次数和使用的药物量。
2. 安全锁机制:为了防止过量用药,镇痛泵设置了双重保险:锁定时间和最大剂量。两次按压至少间隔10-20分钟,即便连续按按钮,第二次也不会自动给药; 24小时总药量有上限设置,通常不会超过药物安全范围。
3. 多种模式镇痛:麻醉医生会根据不同手术类型及疼痛程度选择适合手术患者的静脉镇痛泵或硬膜外镇痛泵。
镇痛泵适用于哪些人群?
麻醉医生根据术后疼痛程度推荐使用的人群包括:开胸、开腹、各种骨折切开复位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后或平时对疼痛特别敏感者以及合并心肺疾病、需避免疼痛刺激的患者。
使用镇痛泵有什么注意事项?
正确使用自控按钮,不要等到“疼到受不了”才按,感觉疼痛自己无法忍受就可以按下自控给药按钮,每按一次,镇痛泵就多追加一次药物。如果疼痛还是难以忍受,可以呼叫麻醉医生调节镇痛泵给药参数。镇痛泵通常可以将术后疼痛评分降低到1至3分,以不影响睡眠为宜。

镇痛泵可能会出现哪些副作用?
镇痛泵的副作用主要来自止疼药物本身,类似于传统注射镇痛药的副作用。患者可能会出现呕吐、恶心、嗜睡、皮肤瘙痒、口干、便秘等症状,停药或者减轻药物剂量后症状可自行改善。
用了镇痛泵会成瘾吗?
术后疼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一般情况下,术后第一天最疼,第二天疼痛逐渐减轻,第三天次之。而镇痛泵的使用时间较短,大多从手术结束用到术后48-72小时,所以基本不会成瘾。另外,镇痛泵通过控制镇痛药物剂量和给药时间间隔,确保患者不会摄入过多的镇痛药物,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瘾的可能性。
镇痛泵会影响伤口愈合吗?
恰恰相反!良好镇痛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和炎症因子释放,有利于促进伤口愈合。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孙骏
通讯员 殷舒月 张力
-
北 北京青年报
四款季节限定美食和清明最搭
-
上 上游新闻
嘿重庆丨麻辣咖啡,味觉的过山车体验
-
养 养殖
土鸡冠发育的慢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土鸡冠发育的慢是怎么回事
-
人 人民网-安徽频道,供稿:人民资讯
安徽旌德:大山里的富民经
-
中 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
【中科御方】绿豆汤,夏日清热解毒的佳品!
-
养 养殖
土鸡冠发育的慢能吃什么治 土鸡吃什么东西治土鸡冠发育的慢
-
大 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任城区长沟镇举办“爱耳日中医耳穴压豆”知识讲座
-
康 康之道
体重管理仅测BMI值还不够!推荐3大工具
-
养 养殖
让土鸡冠快速发育的小妙招 土鸡冠快速生长的办法
-
人 人民网,供稿:人民资讯
“趣”敲门吧丨人民网记者带你探访中医体重管理门诊
-
北 北青网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任加峰主任:破解过敏性关节痛的“筋结密码”,四步调出健康筋骨
-
上 上游新闻
吃羊肚菌中毒入院?重庆疾控提醒:食用前这三步不能省
-
人 人民日报客户端,供稿:人民资讯
几点睡,几点起,睡多久?你的睡眠健康吗
-
送 送子鸟窝
35岁以上的女性自然受孕能力下降,想怀孕生娃要特别注意什么?
-
上 上游新闻
日本“网红药”靠谱吗?官方紧急喊话:切勿盲目跟风
-
鲁 鲁网
卢爱妮指出明星热推的腹膜外剖宫产:优势与风险全解析
-
送 送子鸟窝
子宫内膜薄对怀孕影响大吗?低于这个标准你的生育力就堪忧了!
-
人 人民网-青海频道,供稿:人民资讯
青海贵南:学子返乡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
-
搜 搜略人生
张治国医生:男性不育与久坐有关系吗?为什么?
-
鲁 鲁网
睾酮危机下的职场突围:GRANVER吉力威科学重塑男性精力管理
-
北 北青网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黄飞剑主任:过敏性鼻炎治疗之道,从体质调理到“拔根塞源”
-
人 人民网,供稿:人民资讯
“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是什么?
-
中 中科御方中医医学研究
【中科御方】薏米祛湿,搭配什么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