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停车难题如何缓解?听听基层和专家怎么说

(2/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中心城区停车难题如何缓解?听听基层和专家怎么说

据方洪潮介绍,目前街道在辖区进行了两种模式的实践:一是精准布控模式,滚动排查合租户、快递外卖、有违规充电记录等群体,找准重点户和重点单位精准布控,实现广覆盖。二是拉网模式,选择中等规模的老旧小区,一般具有老龄人口多、流动人口多、电瓶车保有量多等特点,一网兜进,实现全覆盖。“结合科技赋能和电力系统装置,成效很明显。”

【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

“我所在的小区,常常上演着这样的场景:因为住户车辆持有量与车位数量比例失衡,部分业主还存在‘一户多车’,‘圈地占位’现象屡见不鲜,邻里关系一度剑拔弩张,10元/天的无差别对待式低价停车政策,更是让小区成了周边商户、白领通勤族的停车场。”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源园居民区书记施云霞认为,停车难,看似是“抢车位”的利益博弈,其实是民心向背的站位问题,看似是空间问题,其实关系到基层治理的能力问题。

施云霞所在的源园居民区也被称为曹杨一村,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建村已有70多年。为破解“停车难”这个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存在的共性难题,源园居民区用了三个“红色密码”。

一是红色引领,下好先手棋,把板凳搬到阳光下。召开居民议事会,广泛听取意见,凝聚共识。二是红色网格,汇聚共同体,让孤岛连成大陆。通过网格联席会议,多部门联动,实现了从“各管一摊”到“共治一盘”。三是红色服务,坚持长效计,用创新激活传统。率先建立智能停车系统,62个终端实时监测车位状态,错时停车、潮汐停车等多措并举,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