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城区停车难题如何缓解?听听基层和专家怎么说

(4/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国内 频道  >  正文

中心城区停车难题如何缓解?听听基层和专家怎么说

从认识论来看,停车难问题是长期存在、动态发展的。高速的城市化进程给停车治理等也带来了挑战,特别是中心城区存在停车位先天不足等状况。

关于方法论,四个街道都提到了许多好的方法。要缓解停车难,就要供给与需求相匹配,扩大供给、管理需求,尽可能达到供需平衡。如何扩大供给?通过“上天入地”和“潮汐停车”等措施把空间和时间资源都用足。如何管理需求?通过车辆精细分类、技术赋能监管以及收费规则和标准的调整等方式。

实践论,就是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应用各类方法,打通“最后一公里”。在实践中,随着无人驾驶、低空经济等交通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出现,导致停车也会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创新方法。

“今天,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随着车辆不断增多,人们追求更高生活品质的情况下,很多问题不断涌现,这意味着需要一种新的规则。”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魏程琳认为,“强的社区干部和业委会能带来良好的社区治理理念,而弱的社区干部和业委会在小区治理上可能会出现不少问题。刚才分享案例的社区干部都很有想法、能力出众,但并不是所有小区都有这样的人才。所以,规则供给就显得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魏程琳还提到可信承诺和有效监管。“小区居民应该达成共识并主动承诺这件事情,这就提到公民素养和观念的转型,公民素养观念不仅是由内而外的道德观,还应该有外部强制的监管存在。监管的对象不止是社区内的资源、权力分配主导者,还应对物业、业委会等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的职权、账务进行有效监管,不能存在权力的真空地带。”

上海市委社会工作部办公室副主任薛海表示,从街镇社区一线工作者分享的生动案例,到专家学者的理论分析,可以将这场研讨会的内容归纳出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方法。“我们希望,这些方法可以成为制度,最终成为政策,惠及老百姓,真正解决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

薛海提到了市委社会工作部新近开设的“SH大城小事”微信公众号,“我们关注基层工作中的人物、案例、方法、制度等,重在老百姓关心的、有意义的小事,我们会全力做好宣传、报道和推广。”

作为研讨会的组织方,人民网上海频道负责人金煜纯表示,今年,人民网上海频道将重点关注物业治理的相关问题,此次研讨会也是希望以停车难问题为抓手推进物业治理,该系列研讨会将会定期举办,结合接地气的基层案例,辅以专家的归纳提炼,充分利用好人民网上海及市委社工部“大城小事”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为街镇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为自媒体平台“明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toutiao@em.eastday.com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