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郭河畔的“守艺人”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历史 频道  >  正文

高华:郭河畔的“守艺人”

鲁网3月25日讯传拓,在中国被誉为“古代的照相机”“中国最古老的印刷术”,它是将生宣纸覆盖在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之上,待其干后,再用拓包捶拓,把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拓印出来的一种技艺,是中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

灵丘故城,千年商邑,人文桑村,美丽郭河。如今的郭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静静流淌了千年,世世代代滋养福泽着沿岸万千百姓。今年37岁的高华是桑村镇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在他的“博古山房”书房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拓片,有的来自古老的石碑,有的出自青铜器的铭文,每一张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故事。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拓片制作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儿,处处考验着技艺人的耐心和手法,需要下一番真功夫方能有所精进。”高华介绍说,长时间从事一项工作或技艺常常会陷于习惯养成的“怪圈”,一时半会不能走出自己的“影子”,这也让他为此困惑了许久。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桑村北河公园附近老桥上的题字,字体秀美又极具意义,就一直想把他们给拓下来。正当他迷茫之际,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山东省金石学会会员张奇,他是金石大家朱复戡的弟子冯广鉴先生的孙子,高华随张奇一起拜访冯老,在冯老的指导下高华开始潜心研学金石传拓技艺,学习平面拓、全形拓,从此踏上了金石传拓技艺的传承之路。

要完成一张高质量的拓片,需要考验操作者的耐心、细心。“传拓是一门技术活,即使用心拓完,也不能保证每张都是精品。可能数十幅里面只能挑选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其间的煎熬或困惑只有从事这项技艺的人懂的。”高华笑道,制作一张拓片,快的要5、6个小时,慢的甚至要好几天,“拓片制作是否成功,是否‘黑白分明,墨色均匀,墨不透底,拓片完整’,这是检验拓片好坏的关键所在。只有把宣纸揭下来之后,其纹理清晰,颜色呈乌金状态,又黑又亮,才算得上是一幅佳作。”

心有珍宝的人,才能拓出无限精彩的人生。高华说,“我现在尝试开发了一系列拓片和文创产品,也会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体验活动,诸如走进校园、乡村、社区、旅游景点等宣传推广拓印技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这门技艺、爱上这门技艺。”作为金石拓片的一名“守艺人”,高华用自己的双手,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金石拓印这一古老技艺在郭河畔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讯员 焦兴攀)

责任编辑:杜方奇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