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华:郭河畔的“守艺人”

鲁网3月25日讯传拓,在中国被誉为“古代的照相机”“中国最古老的印刷术”,它是将生宣纸覆盖在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之上,待其干后,再用拓包捶拓,把金石器物的文字、图案拓印出来的一种技艺,是中国一项重要的传统文化。
灵丘故城,千年商邑,人文桑村,美丽郭河。如今的郭河水清、河畅、岸绿、景美,静静流淌了千年,世世代代滋养福泽着沿岸万千百姓。今年37岁的高华是桑村镇一名农村基层工作者,在他的“博古山房”书房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拓片,有的来自古老的石碑,有的出自青铜器的铭文,每一张都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故事。
俗话说,慢工出细活。“拓片制作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儿,处处考验着技艺人的耐心和手法,需要下一番真功夫方能有所精进。”高华介绍说,长时间从事一项工作或技艺常常会陷于习惯养成的“怪圈”,一时半会不能走出自己的“影子”,这也让他为此困惑了许久。一次偶然机会他看到,桑村北河公园附近老桥上的题字,字体秀美又极具意义,就一直想把他们给拓下来。正当他迷茫之际,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山东省金石学会会员张奇,他是金石大家朱复戡的弟子冯广鉴先生的孙子,高华随张奇一起拜访冯老,在冯老的指导下高华开始潜心研学金石传拓技艺,学习平面拓、全形拓,从此踏上了金石传拓技艺的传承之路。
要完成一张高质量的拓片,需要考验操作者的耐心、细心。“传拓是一门技术活,即使用心拓完,也不能保证每张都是精品。可能数十幅里面只能挑选出一幅自己满意的作品,其间的煎熬或困惑只有从事这项技艺的人懂的。”高华笑道,制作一张拓片,快的要5、6个小时,慢的甚至要好几天,“拓片制作是否成功,是否‘黑白分明,墨色均匀,墨不透底,拓片完整’,这是检验拓片好坏的关键所在。只有把宣纸揭下来之后,其纹理清晰,颜色呈乌金状态,又黑又亮,才算得上是一幅佳作。”
心有珍宝的人,才能拓出无限精彩的人生。高华说,“我现在尝试开发了一系列拓片和文创产品,也会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性体验活动,诸如走进校园、乡村、社区、旅游景点等宣传推广拓印技艺,为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这门技艺、爱上这门技艺。”作为金石拓片的一名“守艺人”,高华用自己的双手,将古人的智慧与情感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让金石拓印这一古老技艺在郭河畔焕发出新的光彩。(通讯员 焦兴攀)
责任编辑:杜方奇
今日热点
-
来源:大众网
-
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发布 中下游20处水利设施入围
来源:人民网,供稿:人民资讯
-
河北隆尧:哪吒主题彩绘惊艳亮相
来源:河北新闻网
-
Global Talk丨伊朗小伙取名周瑜 三国的魅力外国人也挡不住了
来源:大河网
-
宋学与内圣外王:一场思想的嬗变
来源:北青网
-
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丨郑州书院街北片区遗址发现二里岗文化时期遗迹200余处
来源:大河网
-
从九龙九凤冠看明代顶级高奢
来源:北京青年报
-
邵彦教授新著《山川换古今:蓝瑛家族的故事》与《蓝瑛·澄观图册》
来源:杭州网
-
黄宗羲笔下的宋代摩崖找到了!重现“余姚版兰亭雅集”
来源:杭州网
-
三明行迹 | 最早官铸闽铅钱
来源:东南网
-
文学是用来生活的:《不逝之光》系列长篇小说出版在即
来源:北青网
-
跟着马拉松游济宁丨梁山水浒酒文化体验馆景区免门票攻略来啦
来源:大众网
-
清代茶业档案整理公开 董祖茶业开启茶业规模化经营先河
来源:鲁网
-
现代化 豫争先丨小河寻宝记
来源:大河网
-
宋代食中有画的象形美学
来源:北京青年报
-
香山碧云寺的中山纪念遗迹
来源:北京青年报
-
国际著名版画收藏家冯德保在杭州捐赠珍贵古籍
来源:杭州网
-
中国女性至高荣誉发布!为这些浙江优秀女性鼓掌
来源:杭州网
-
黄葛树丨何新:那些年,我们听评书
来源:重庆晨报
-
《哪吒2》里“雷公鞭”“龙牙刀”到底长啥样
来源:杭州网
-
荀玉龙【诗书画印文】选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