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妙棋 :用根艺点亮生活 让枯木焕发生机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家居 频道  >  正文

郑妙棋 :用根艺点亮生活 让枯木焕发生机

大师简介

郑妙棋,字奇乐,中国根艺美术学会会员、福建省雕塑学会会员、“奇乐源”商标的注册人。他一生与根艺相伴,至今已创作了一千多件根艺作品,并撰写了《根艺:还枯木以新生》《认识根艺 钟爱根艺》等文章。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在福建省永安市奇乐源根艺馆,初见创始人郑妙棋,他便给记者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尽管年届古稀,却依然精神矍铄、充满活力,仿佛正当壮年。

郑妙棋出生于宁德的一个小山村,在永安岭头伐木场长大。他从小就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有着浓厚的兴趣,林木成为他最熟悉的伙伴,陪伴他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熟悉,也为他后来的根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我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10岁时就能制作木头和竹制的水枪、弹弓等玩具,13岁时还自制了木头四轮车。”郑妙棋对童年时期的手工制作经历记忆犹新。

1975年,郑妙棋在一次巡山时,偶然发现一截杜鹃根木奇特的凹凸肌理和扭曲形态,立刻被吸引住,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和兴趣。从此,他开始收集各种奇根异木,为后来的根艺创作奠定了基础。

1989年,郑妙棋进入福建林学院进修深造,理论学习使他的创作思路更加开阔。此外,他专程拜访请教中国根艺学会主席马驷骥老师,还得到了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根艺美术大师傅新民的多次现场指导,进一步提升了郑妙棋对根艺的理解和创作水平。

郑妙棋的根艺作品追求天然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他善于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将自然元素融入家居装饰,使作品既古朴典雅又时尚风韵,富具人生哲理和生活情趣。他认为,灵感往往在创作主体极度思索的过程中产生,是思维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创作过程中,他始终追求“三分人工,七分天成”的创作原则,通过不断思索感悟,巧妙构思雕琢,从自然形态中发现根材的奇美特征,并赋予枯木新的生命,让每一根枯木焕发出独特的自然之美和艺术魅力。

根艺的最大特点是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特色是妙在传神,奇在天成,野趣横生。郑妙棋创作的根艺题材非常丰富,涵盖人物类、根书类、实用类、植物类、动物类、瘿木类、异木类和创新创意组合类等八大类,具象、意象和抽象相结合,既是美术品,又是装饰品、实用品。

2018年,郑妙棋精品力作《扭曲之美》入选福建省雕塑学会第五届“惠民杯”雕塑展;2021年,自然实用根艺作品《镂空台灯》《瘤体花瓶》入选北京市通州区非遗情景展;2023年,《梅花》《牛鼎》《河马》入选永安市首届竹木手工艺术作品展。自2021年10月起,已有几千件次作品在微信和抖音上与网络读者分享,深受根艺爱好者的喜欢和好评。

根艺言志,作品传情。在艺术创作的同时,郑妙棋热衷于根艺文化的传播与推广。2023年,他摆脱艺术品为展而展的模式,将根艺生活化,将展馆改造为体验馆,创建奇乐源根艺馆,设立根艺文化生活体验馆、根艺综合展厅、根艺奇石花卉盆景园等多个功能区,致力打造集根艺书房、根艺茶室、根艺民宿、根艺创作、根艺活动、根艺餐厅、根艺音乐咖啡厅、根艺传习所等于一体的根艺新业态,实现“根艺奇观养眼、根艺馨香养身、根艺文化养心”的目标,让根艺之花给生活添彩、为时光留香,推动根艺事业蓬勃发展,为当地的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文化旅游、自然艺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