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光 | 以爱为灯照前路 以笔为犁耕心田

(1/2)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社会 频道  >  正文

城市微光 | 以爱为灯照前路 以笔为犁耕心田

大众网记者 栾素素 日照报道

在岚山区玉泉实验中学小学部的校园里,有这样一位用爱与责任书写教育篇章的语文老师——厉慧。她以十年光阴织就一束温暖微光。这束微光,是批改作业时伏案的剪影,是与学生促膝长谈时的温柔,是研发特色课程时的匠心,更是家校同心圆中跳动的脉搏。

厉慧老师的日常工作平凡而又充实,上课、批改作业、与学生沟通交流,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务,却构成了她教育生活的全部。在她看来,做老师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能陪伴学生成长,见证他们的蜕变,让她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这份职业于我而言,是热爱,更是责任。”厉慧老师坚定地说。

为了给学生呈现更精彩的课堂,让孩子们学得更有兴趣,厉慧老师从未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她经常阅读教育专著,从书中汲取宝贵的教育智慧;同时,她还广泛阅读童话、绘本、儿童小说,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她将书中的教育理念巧妙融入日常教学,让课堂渐渐有了温度和深度。她研发的开学课程、节日课程、民族课程、向阳花种植课程等一系列特色课程,如同璀璨的星星,点亮了孩子们探索知识的明灯。带领孩子们制作识字书、推进每月一事,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养成了一生受益的好习惯。

在与家长的沟通方面,厉慧老师也有着独特的方法。她采用“每周一信”的方式,与家长详细交流孩子在校的情况,传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68封信,累计十几万字,每一封信都饱含着她对孩子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在她的影响下,家长的态度发生了显著转变,有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阅读,曾经不配合工作的家长也发来深刻的反思。“每周一信”架起了家校沟通的坚实桥梁,让家校之间的配合更加默契。

厉慧老师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写教育随笔、教育叙事,记录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教室里发生的温暖故事。这些看似琐碎的记录,却成为了她宝贵的教学财富,见证了她的教育历程和成长。“每次翻看,我都能想起那些美好的瞬间,也能让我好好反思,看看自己哪儿做得好,哪儿还得改进。”厉慧老师笑着说。

十年逐光路,育梦绽芳华。回顾这十年的教育生涯,厉慧老师始终坚守着成为一名好老师的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用爱与责任呵护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展望未来,她将继续扎根三尺讲台,以教育家为榜样,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厉慧老师满怀信心地说,她将继续带着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尽自己的一份力,去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