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牌“哪吒”的隐秘营生
一方面,为了更快捷地获得稀有卡,玩家可以从千岛、闲鱼等二手平台直接购买,另一方面,随机买到了稀有卡的玩家,也可以通过二手市场变现,强化了卡牌博取收益的投机色彩。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卡牌评级机构应运而生,经过评级后的高分评级卡被视作有信用背书,能够产生交易溢价。而对卡牌公司而言,形成一个有价格预期的二手市场,则是助推一手销售的重要因素。
来自收藏卡领域垂直媒体的数据显示,3月10日至16日,被评级机构PGS评级为10分的卡游《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收藏卡斗天包中的敖丙SP光刻卡(限编款66/99)在闲鱼的成交价为22999元;被评级机构CCG评级为9分的哪吒SP光刻卡(限编款96/99)在闲鱼的成交价为12888元。
公开资料显示,卡游目前与CGC、PSA这两家卡牌评级机构已达成合作伙伴关系。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卡牌公司、评级机构、二手平台等“默契”形成的商业生态链已经相当成熟。
不过,根据《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第十一条,“鼓励盲盒经营者自觉承诺不囤货、不炒作、不直接进入二级市场,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这反映出,盲盒经营者与二级市场的“暧昧瓜葛”早已引起监管者的警惕。
财联社记者在对数名中小学生家长的访谈中了解到,数以百元、千元计、甚至万元计的买卡行为,是发生在许多家庭的真实情况。在一个未成年人广泛参与的“游戏”中,有如此高的“含金量”,是令人忧心的现象。
有些家长坦言,自己小时候也有类似的爱好,比如搜集火柴盒、香烟盒、糖纸,同样有交换属性,但最大的区别,是这些玩物的获取是没有成本的,反而是通过孩子们的“社交语言”赋予了其价值,与如今动辄几百、上千的买卡支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