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这些“祖宗严选”火了几千年!

(3/8)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历史 频道  >  正文

威海这些“祖宗严选”火了几千年!

相传商末周初时期,威海为箕子古城的所在地。春秋时期,莱人(掌握种植小麦技术的人)在今荣成市埠柳镇不夜村建立了不夜古城。不夜古城有着繁华的商业经济,清代时遗址尚存,城边耕夫常能挖到春秋战国时代的古刀币。“日上扶桑当户晓,月中烟火有人家。闾阎胜事安耕凿,井邑居民乐岁华”。这首由清朝雍正年间文登知县王一夔创作的《不夜古城》诗,是对当年繁华不夜古城的遥想和记录。

延续千年!“童话小屋”隔热防寒,颜值与实力并存

海草房是胶东地区特色建筑,被誉为中国传统民居的“活化石”。其以厚石为墙,用海草苫顶,不仅隔热防寒,还特别美观,被很多网友评价为“宛如童话世界中草屋的民居”。你一定难以相信,海草房这一朴实无华的建筑竟能在历史长河中抵住时光“侵蚀”,延传上千年。

据考证,海草房的建筑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只不过,那时的建造式样十分简单,甚至够不上久居结构,仅能称作“简陋的窝棚”。秦汉至宋金,这一建筑形式逐渐改进,苫作工艺有所突破,形成基本格局。

海草房声名鹊起,真正打出响当当的名号,是在明清时期。彼时为巩固海防,威海沿海区域广设卫所和军寨,屯田军户和军属性质的村落由此蜂起。冬暖夏凉、居住舒适,海草房如此妙处在渔村之间迅速传开,直接促使海草房苫作工艺趋于成熟,甚至形成系统性较强的建造规格,进而在渔家民居建筑史上占据不可取代的至高地位。据明万历年间的记载:“民间房屋大半结茅搭厦,以避风雨。”1841年《荣成县志》卷一载:“邑中罕见瓦屋,砌以石,覆以茅,苫以海带,仅避风雨,而内外之辨较然。”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