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是京剧的摇篮

(2/4)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历史 频道  >  正文

胡同是京剧的摇篮

清末时,“不得在内城开设戏园”的禁令已如同虚设,众商家将戏园开进了内城的许多街巷胡同内,如西单大街的春仙园,西四牌楼的庆升茶园,隆福寺胡同内的景泰园,东四南边的泰华园,西四口袋胡同内的庆升茶园,金鱼胡同中的吉祥园,以及东安市场内的丹桂园、东安园、中华园,西安门外西安市场内的西庆轩戏园。地安门外的后门大街虽然狭窄且只有二里长,清末民初,街东有德泉园、街西有天和园等等。这些胡同内的大小戏园子,主要也都是以京剧演出为主,是京剧存在和賡续文脉的平台。

过去,北京城流传民谚“人不辞路,虎不离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说的是清乾嘉年间,徽班进京后受到百姓欢迎,后来经过筛选整合在北京站住脚的有三庆、四喜、春台等几个大徽班。他们来京后,班社的大下处(社址)都在大栅栏西边的几个大胡同里。最先到北京的三庆班,驻在韩家潭(今韩家胡同),后到的四喜班,住到不远的陕西巷胡同,春台班也入住在紧邻的百顺胡同。民国初年,这一带的胡同中,已经住有10多家戏曲班社。

当时许多京剧艺术家、名伶也都住在这一带,如有“伶界大王”美誉的谭鑫培及其子孙五代都居住在大外廊营胡同,梅兰芳大师的祖父、父亲和童年的他都居住在李铁拐斜街(现为铁树斜街)。梅大师搬过几次家,芦草园胡同、无量大人胡同(后名红星胡同),最后从上海回京定居护国寺街,实际还是个大胡同。另外,武生泰斗杨小楼住在前门外的笤帚胡同,余派老生创始人余叔岩住在宣武门外椿树上头条胡同,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居住在椿树下二条。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