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3/7)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历史 频道  >  正文

年轻人为古人扫墓:“历史奔现”背后的“精神寻根”

另外一个周瑜的粉丝,在2024年清明节游览周瑜墓时的心情与张俐玲相似。21岁的梅雨从周瑜的墓园中出来后写道:“天朗气清,春和景明,他墓前的风就像他本人给我的感觉一样,温柔而强大。只是站在那里,我心里所有的郁结就都随风散去了,心旷神怡。我永远都会记得这一年的清明节,青草和将军的冢,层云和拂过发间的风。”

“最怀念的瞬间就是站在衣冠冢前面的那一刻,坐了很久高铁和公交,也忽然不累了,只觉得特别值得,还好我来了。”梅雨说,“热爱给人动力,看到和他相关的就会很高兴。有这样一位英雄作偶像是很骄傲的事情,也会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就像两个灵魂隔着历史长河终于能够对话,千年前的月光终于还是照到了我身上,也会照在后世千千万万人类身上,也许这就是古人说‘留名青史’的意义之一吧。”一名网友这样说。

2月5日,周易携自制车票和《韩熙载夜宴图》明信片在南京雨花台(后人推测其安葬地)韩熙载塑像前留影。受访者供图

给李白送一壶酒,给诸葛亮送一张西成高铁车票

近年来,有人注意到一些历史人物的墓碑周围,摆满了各种颇有创意的礼物,并将其称为“中国人的浪漫”。比如,霍去病的墓前被放了巧克力,因为“他说到底还是一个年轻的孩子”;李白的墓前成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多品种酒类博览,颇为壮观;有人在武侯祠为诸葛亮送上西成高铁车票和西安的泥土,像是对1800年前的问候;还有一些礼物在幽默揶揄,曹操有头痛病,便有人给他送布洛芬胶囊,孙权多次攻打合肥没有成功,就有好事者留下“我在合肥很想你”的路牌挂件。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