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大线:白山黑水间的历史动脉

(1/5)
明珠号

举报

举报原因:
东方资讯  >    历史 频道  >  正文

鸭大线:白山黑水间的历史动脉

在吉林省的东南部连绵起伏的山野之间,一条阅尽沧桑、历经风雨的铁路,如同长龙一般穿梭于崇山峻岭、蜿蜒于林海莽原。

这条铁路,不仅是白山黑水间的交通要道,更是一部承载着历史沧桑与民族记忆的鲜活史书。

它,就是“鸭大线”。

俯瞰鸭大线

中国劳工的血泪路

鸭大线全长113公里,起点是梅(河口)集(安)线的鸭园站,途径通化、白山、临江,终点为鸭绿江畔的大栗子镇。

伪满洲国成立之后,东北大地所蕴藏的丰饶资源引起了侵略者的垂涎,为了掠夺这些财富,“鸭大线”的修建列入了侵略者的规划。

根据日本侵略者1937年的调查资料显示,鸭大线铁路覆盖范围内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煤炭的储藏量为1.8亿吨赤铁、褐铁矿储藏量为1.6亿吨,浑江上游的濛江(今靖宇)、抚松一带树木储藏量为1063万立方米。而这条铁路,成为侵略者大肆掠夺各类资源的重要工具。

而对于中国劳工而言,这条铁路无异于一条“血泪之路”。

筑路工人多数是从河北、山东、辽宁等地骗来、抓来的难民,铁路修建过程中,许多人被折磨得骨瘦如柴,饿死者、中毒者不计其数。

据临江市松岭村的王增福回忆,劳工有的致残未死,就被装入隧道运渣车,连同废料一起倒入山涧。

由于铁路沿线到处都是中国劳工的尸体,日军为了掩盖残害劳工的罪恶和暴行,便将劳工尸体集中摆放在沿线附近的一个个大坑里,浇上汽油点燃烧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劳工的血肉之躯,铺设成了这条铁路。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