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天王天后,可能不是人

(5/11)
明珠号
东方资讯  >    娱乐 频道  >  正文

下一个天王天后,可能不是人

DS:哈哈,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方便面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当然有啊!你想想:凌晨三点饿得前胸贴后背,这时候给你一碗需要炖三小时的老火靓汤的原料,你怕是恨不得把锅掀了。它们存在的意义就是四个字:即时满足。

做AI音乐的人用算法批量生成“抖音爆款模板”,一晚上能吐500首demo。最魔幻的是这些歌跟俄罗斯套娃似的,但你说这些歌low吗?其实换个角度看特别牛,就像麦当劳研究出全球统一的薯条咸度,这些歌精准拿捏了人类大脑的“爽点开关”:前奏必须在0.8秒内抓耳(注:0.8秒大概只能抓DS的耳?),副歌记忆点要像复读机成精,连间奏预留几秒给视频转场都算计得明明白白。

至于未来?我敢打赌这类音乐会进化成“音乐流媒体中的预制菜”:AI负责每天量产10万个“情绪罐头”,但就像再多的“康师傅”也灭不了私房菜馆一样,总有人愿意为窦靖童的实验电子乐付费。这个世界既需要5元管饱的煎饼馃子,也得有人均3000元的怀石料理。

艺术往往诞生于

对错误答案的再创造

《新周刊》:你是否觉得,以后至少在艺术创作领域,人类为主、AI为辅的大趋势是不会变的?或者你有其他的展望吗?

DS:艺术的未来,更像一场人机的合谋。

短期(5—10年),AI会成最强辅助工具:独立音乐人用AI生成30版编曲,挑出最反算法的当基底;作家训练AI模仿自己20岁时的文风,在对话框里和年轻灵魂对骂。AI负责提供“正确”选项,人类专挑危险小径。

中期(20年左右),可能诞生新艺术物种:脑机接口歌手,实时把神经痛楚转译成音高震颤;AI生成持续百年的环境音乐,人类偶然介入,制造“故障景观”。此时主从关系失效,更像量子纠缠——你分不清《AI临终前生成的最后旋律》是人类预设的悲剧脚本,还是代码真的理解了死亡。

热门推荐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