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新闻  >   体育频道  >  正文

文化中国行|侗歌越千年,歌里都是好光景

2023年,著名作家、书法家戴明贤撰文、画家陈石配图的诗体小说《萨昔 大地的歌》出版。戴明贤在该书的后记里坦陈:“我心仪将劳动和生活化为艺术的侗民族;心爱从侗乡大地、侗人生命中流淌出来的侗族大歌。”

在《萨昔 大地的歌》一书中,多处描写侗歌的歌声。侗族是一个活着就要歌唱的民族,戴明贤说他非常爱慕侗族这种艺术化的生活状态,认为这似乎在世界民族中也是罕见的,“侗族大歌一般被当作一种自有和声的民族民间原生态音乐而受到喜爱和重视。这当然不错,确实难能可贵。但如果局限于此,则又远远不够了。稻谷与大歌、琵琶歌等侗歌,是侗民身体和心灵的两大能源,一日不可缺失。侗歌是真正的大地之歌,生命之歌。”

歌养心,既传统又现代

2014年,侗族原生态音诗《嘎老》在贵阳上演。100多位来自黔东南榕江、从江和黎平的侗族演员,将贯穿于他们生活的侗歌第一次以音乐剧的形式在舞台上呈现。而侗族人世世代代没唱够的歌,也因此浓缩在一场演出里。

古老的侗族大歌,在新的时代舞台上,不断有各种贴合时代的创新尝试和鲜活呈现。它是古朴的,却又和日常生活不分彼此,以及在和当下的亲密接触中,生生不息。

现代音乐人们尝试着为侗歌注入新活力,将其与流行、摇滚、电子等音乐风格结合。他们在保留侗歌特色的同时,加入现代节奏和乐器,创作出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同时侗歌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影视、游戏等流行文化,电影《哪吒2》自不必说,一些游戏中侗歌也成为背景音乐或文化元素,极大地激发了传统侗歌的生命力,拓展了侗歌的传播渠道。

2025 03/21 13:33 当代先锋网

联系我们|eastday.com All Right Reserve 版权所有

文化中国行|侗歌越千年,歌里都是好光景

(6/8)
明珠号